本文收錄於 我的電子書「軟體需求分析與塑模 – 第二章、企業流程的分析與塑模」。
把企業/組織當成系統作需求分析,其系統功能的實現 (realization),由於涵蓋作業的時間長,且會有多類角色的參與者 (participant) 參與期間,以組成一連串的協力活動 (activities)。
而關於企業多人使用的資訊系統,如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電子商務 (e-commerce)、電子服務平台 (e-service platform) …等,也常需先分析與描述為達成企業某一特定目的 (specific goal) 需求時,原來傳統人工作業的活動,這往往是未來為分析資訊系統功能的前置引導作業。
所以對於「活動」流程的表達,必然是對於企業本身、企業層級的資訊系統等的系統需求分析,是一種必要的開發儀式。
前一章節已提及,單一特定目的作業流程適於採用 UML 活動圖 (activity diagram) 記錄;而表現多個作業流程之間的關聯性,則適於採以「erikson-penker」uml 流程擴充圖來表達。本章節針對這兩種設計圖,就語法與操作應用上作詳細的說明。
另外特別強調的,需求分析師在描述作業流程,盡量不要加入「資訊系統」的參與, 原因有二 [註1]:
- 不容易界定資訊系統的開發/維護範圍。
- 不容易瞭解會有幾個資訊系統的參與。
[註1] 資訊系統範圍的界定與系統的切分,係由擔任系統整體架構規劃的架構師 (architect) 所負責。需求分析師在初期並不容易瞭解資訊系統的責任,所以最好不要在作業流程的表達加入資訊系統的角色,以免容易造成混淆。
所以作業流程,適合描述的是傳統的人工作業,也就是所有的參與者必定是「人」或「組織」所擔任的角色 (role)。
至於資訊系統的系統功能 (system functions) 分析,會採以較適合的塑模技術,例如使用案例模型,這在後續章節即會詳述。
企業流程與資訊系統功能的分析與描述,這裡採以「MSS」三層次的塑模分析方法,如此可以有效表達在人工與資訊系統的「活動-系統功能」間的關係,並得以讓設計圖表現得簡潔,自然能形成一種層次分明、井然有序的設計框架。
- M-Multiple Process (跨多個作業流程)。
- S-Single Process (單一作業流程)。
- S-System Function (資訊系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