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需求分析與塑模」- 跨多個作業流程的塑模

本文收錄於 我的電子書「軟體需求分析與塑模 – 第二章、企業流程的分析與塑模」。

每一個作業流程,有各自不同特定的企業目的 (specific business goal)。例如:

  • 訂貨流程的特的目的為讓交易有效率且安全可靠。
  • 出貨流程的特的目的為及早可將貨品交付到客戶手中。
  • 採購流程的特的目的為從供應商取得低成本、高品質的商品。

企業經營者/高階管理者、系統相關的利益關係人 (stakeholder)、乃至於系統開發團隊,希能透過這些作業流程看到較巨觀 (macro view)、更具整體的全貌 (Whole View),如此可得以有效地作整體性的架構規劃與設計。

跨多個作業流程,就是流程範圍更為廣泛,參與的人更多,所涵蓋的時間更長。而且往往因為現實上基於功能執掌,還是不同部門或不同地點就有不同的作業規範與範疇,但彼此這些作業之間仍需要連串在一起。

由Erickson以及Penker所提出的一個活動圖的擴充型態(stereotype),稱之為「Erikson-Penker 企業擴充模型」(Erikson-Penker Business Extension)。(《Business Modeling with UML: Business Patterns at Work》, Manus Penker & Hans-Erik Erikson, 2000, p.57),該設計圖形最適切用來描述跨多個作業流程之間的關聯與各自的企業目的。

這個圖形中,主要是將與作業流程相關的重要人、事、物以及這個流程所要達成的目標做一個連結;不過有關企業流程的內部細節,通常在這張圖中不會有過多的介紹,以免失焦 (內部的活動細節會由 uml 活動圖表達)。

Erikson-Penker企業擴充模型簡介

下圖即對 Erikson-Penker (底下簡稱火箭圖) 的企業擴充模型的重要元素作說明。

圖、Erikson-Penker 企業擴充模型的主要圖形元素

 

閱讀全文 »

「軟體需求分析與塑模」- 企業層級系統塑模的範疇

本文收錄於 我的電子書「軟體需求分析與塑模 – 第二章、企業流程的分析與塑模」。

把企業/組織當成系統作需求分析,其系統功能的實現 (realization),由於涵蓋作業的時間長,且會有多類角色的參與者 (participant) 參與期間,以組成一連串的協力活動 (activities)。

而關於企業多人使用的資訊系統,如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電子商務 (e-commerce)、電子服務平台 (e-service platform) …等,也常需先分析與描述為達成企業某一特定目的 (specific goal) 需求時,原來傳統人工作業的活動,這往往是未來為分析資訊系統功能的前置引導作業。

所以對於「活動」流程的表達,必然是對於企業本身、企業層級的資訊系統等的系統需求分析,是一種必要的開發儀式。

前一章節已提及,單一特定目的作業流程適於採用 UML 活動圖 (activity diagram) 記錄;而表現多個作業流程之間的關聯性,則適於採以「erikson-penker」uml 流程擴充圖來表達。本章節針對這兩種設計圖,就語法與操作應用上作詳細的說明。

另外特別強調的,需求分析師在描述作業流程,盡量不要加入「資訊系統」的參與, 原因有二 [註1]:

  1. 不容易界定資訊系統的開發/維護範圍。
  2. 不容易瞭解會有幾個資訊系統的參與。

[註1] 資訊系統範圍的界定與系統的切分,係由擔任系統整體架構規劃的架構師 (architect) 所負責。需求分析師在初期並不容易瞭解資訊系統的責任,所以最好不要在作業流程的表達加入資訊系統的角色,以免容易造成混淆。

所以作業流程,適合描述的是傳統的人工作業,也就是所有的參與者必定是「人」或「組織」所擔任的角色 (role)。

至於資訊系統的系統功能 (system functions) 分析,會採以較適合的塑模技術,例如使用案例模型,這在後續章節即會詳述。

企業流程與資訊系統功能的分析與描述,這裡採以「MSS」三層次的塑模分析方法,如此可以有效表達在人工與資訊系統的「活動-系統功能」間的關係,並得以讓設計圖表現得簡潔,自然能形成一種層次分明、井然有序的設計框架。

  • M-Multiple Process (跨多個作業流程)。
  • S-Single Process (單一作業流程)。
  • S-System Function (資訊系統功能)。
軟體思維顧問

專職軟體輔導與教育訓練的獨立顧問。輔導企業資訊單位如何有效組織系統開發與維護;輔導開發人員達成有效的專業分工。傳授如何把軟體作軟 (Keeping Software Soft)的技能,得以提昇系統的彈性/延展,並進而創造系統的再利用價值。

Pers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