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個星期,到位於重慶南路中正橋下的「自強鳥園」帶回了我的第一對虎皮鸚鵡寶寶。
回憶起我養鳥的歷史,可推至從小學四、五年級開始。當時我台中老家有個後院,所以我曾經蓋過一棟兩層樓的鴿舍,最盛時期曾養到 20尾左右的鴿子,還曾參加過公訓放飛。
我也養過「十姊妹」、「文鳥」、「八哥」等。喔,還有一種叫「綠繡眼」叫聲挺清脆宏亮算是野生性的小鳥,那是我與朋友一同買了木製的鳥陷阱,底層放了香蕉,當「綠繡眼」要去啄食時就會蓋起來。第一隻比較難捉,但等陷阱籠內有了小鳥後,就會容易會呼叫夥伴,所以一整個下午可以抓到 1、20 隻左右。
對了,我還曾經養個一種叫做「隼」的小型老鷹,但養沒幾天,到「烏日溪」釣了吳郭魚餵食魚肉後竟然中毒身亡 (烏日溪那有工廠會排出廢水)。
回憶孩提時期,我真的很愛養小動物。而如今在台北成家後,因為我老婆她們特別厭惡各類小動物,所以也就沒再飼養了。繼承我愛養小動物血緣的,就只有我小女兒 Annie,她好喜歡小動物,但就是喜歡而已,卻沒有責任心照顧,唉~ 怎麼好像說到我自己一樣!?
因為近日情緒低潮,所以想養個「療癒系」的寵物來陪伴我,除了可愛貼心,也希望能適合新手、較懶散的人容易上手的寵物。所以我選擇了體型嬌小的鸚鵡系-虎皮鸚鵡 當為我的寵物。網路上我幾乎把飼養虎皮的相關文章給整個看過,足足作了近一個星期的功課後,還特別訂購了兩本書-「鸚鵡的飼養方法」、「第一次養鳥就上手」,詳加閱讀後,才去鳥園抱回了我的虎皮鸚鵡寶寶。
虎皮鸚鵡寶寶好便宜喔,一對買下來才 NT$200,再加上買了飼料、鳥粉、溫度計、小湯匙等,也總共才 NT$450。我抱回的這一對寶寶,據老闆說約三個星期大,這個時候該是最好飼養,也容易養成「手養鳥」,會與主人親近。
老闆說,虎皮寶寶就是放在紙箱內飼養,等到毛長齊要學飛時再移到籠子內,然後一天用小湯匙餵食三次。
這是我買的飼料與奶粉,要講究的是用溫水攪拌後餵養溫度要控制在 38度左右,太熱或太涼都不行,所以隨時都得有溫度器測量溫度。
看看虎皮寶寶怯生生的模樣,端是可愛極了。
我家妹妹呢,已經幫兩隻虎皮寶寶取名字了。我買的時候盡量是請老闆幫我挑選一公一母,不過寶寶小時候不容易辨識公母。目前較大較活潑的那隻,因為挺皮的,所以取名為「小P」;身軀較小、頭頂有些黃毛丫頭的取名為「妹伊 」(其實我原來想取名為妹頭或毛妹,可是我家妹妹很生氣才作罷)。
經過兩個禮拜的飼養,「小P」與「妹伊」已經羽毛幾近長齊,整天就是哇哇叫想出來飛。下一篇就再來提供這對虎皮寶寶近日可愛的模樣囉。
※ 延伸參考
o 虎皮家族 budgiefamily。
o 大宅世界 » 鸚鵡世界 » 小型鸚鵡。
o 鳥事部落格。
o 一個女生談養鳥's Blog。
您好
我最近養了一隻黃化虎皮鸚鵡
看起來跟你家的差不多大,這樣大概幾週大啦??
還來得及跟人親近嗎?
我新手有好多疑問> <不好意思
他還不會自己吃東西,但偶爾會拍翅膀
喜歡我摸他頭跟脖子,但又不喜歡我抓他
這樣他以後還會親人嘛??好怕他以後不理我喔
只要是能親自餵食的,基本上都會親近主人的。
建議妳可以至: 大宅世界 的鸚鵡版提問討論喔~
http://www.parrot.com.tw/forum/forum-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