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購買了 VSuite Ramdisk Server(Edition) 工具軟體

先列出我在 Paypal 所購買這套 VSuite Ramdisk Server(Edition) 的電子單據 ,要價 USD 119、折合新台幣 NT$3,579。
從 PayPal 購買 VSuite Ramdisk Server(Edition) 的電子憑據

當我安裝好系統,並把 INTEL X25M-G2 120GB SSD 作為主系統,的確真的可以享受開機啟動的瞬間快感。不過,有兩個考量,一方面希望讓系統交換、暫存檔不要太過密切讀寫於 SSD,二方面也希望充分發揮有 16GB 主記憶體,所以再安裝 Ramdisk 工具程式是必然的選擇。

這次我就打算切了有 5GB-DDR3 的記憶體當為 Ramdisk,剩餘約 11GB 的主記憶體跑主系統與一、兩個虛擬系統,絕對是綽綽有餘。

Ramdisk 工具應用程式的選擇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就是「回存」的功能。也就是說,若把系統暫存、交換檔,甚而瀏覽器的 Cache 檔等要放置於 Ramdisk,那麼當在系統關機後,要能將 Ramdisk 內的資料寫回實體硬碟;相對當系統重新開機後,還要再把儲存於實體系統的 Ramdisk 檔案 (一般會作成 Image 或壓縮檔)再倒回去 Ramdisk 內。自然這種回存再倒入的讀寫效率若不佳,則會影響到系統的開機與開機。若關、開機又變慢,那麼購買 SSD 的意義也就不大。

閱讀全文 »

安裝 eduke32 與 Mod 模組@Dingux(丁果-A330)

EDuke32 是基於 Duke Nukem 3D— Duke3D (中文翻譯為毀滅公爵) 所開發出的跨平台的遊戲引擎。透過該引擎,就可以暢玩諸多玩家發表的 Mod 模組,參考這裡-Duke3D TC Site

除了 Windows, Linux, Mac OS, FreeBSD 等平台,Dingux 神人們也已將該遊戲移植到本系統。除了主程式之外,也可以再安裝上述網站所介紹的諸多模組。參考這裡-Wiki:Eduke32 Installation
eduke32 screenshot@dingux

這裡就先列出我利用 丁果A330 進入 Dingux 系統執行 eduke32/eduke64 模組的錄影操作畫面:

閱讀全文 »

系統重灌兼桌面重整 (2010-08)

又到了差不多作業系統需要重新安裝的時候了。當應用程式執行效率不佳,以及不穩定、當機(重開機)現象增多時,就是該執行這個動作了。

將磁碟切分為兩個邏輯磁區的好處就是,只是將系統磁區格式化 (format),再重灌作業系統即可。至於資料則是早已集中在 Disk-D,所以連事先備份都不需要,當然,多少還是要檢查注意一下,系統磁區原來的規劃,是否已經把如文件、桌面、我的最愛等位置早已轉移到 Disk-D 了。以及,是否有一些免安裝的綠色軟體,還有應用程式的設定資訊等,仍是需要先備份起來。總之,重灌系統對於不清楚 Windows-based 檔案結構的人,還是最好先給全備份下來比較保險。

重新安裝的過程就不提了。反正,包括安裝好作業系統、執行線上系統更新、下載與安裝必要的驅動程式 (drivers)。一般到此我就會利用 Image 的備份軟件將系統磁區給整個備份下來,耗費儲存空間大約 15~20 GB,還好;然後開始陸續安裝必要的應用程式,包括文書處理、多媒體、工具類,當然還有重要的遊戲等,這樣大概斷續下來,大概是花上一天左右,就可以有個全新安裝的穩定系統與工作環境。

除了當然對系統要做個最佳化的調教外,我總是不喜歡桌面有一大堆捷徑圖示有的沒的,所以,我利用之前從國外註冊購買的 True Launch Bar,將所有的捷徑整理放至快捷執行工具列 (quick launch toolbar)內,整個桌面乾淨素雅,只留下一個資源回收筒而已。
Kenming's Desktop (2010/08/04)

閱讀全文 »

Ubuntu 9.10 XBMC 安裝步驟摘要 on ION 系統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主要參考文件:
 o HOW-TO install XBMC for Linux on Ubuntu
 o Complete & Easy XBMC Install script for ION Based Systems

(** 下列所有操作,均是以 xbmc user account 來操作 **)

因為按照上列 Wiki 文件直接下達 apt-get 安裝 XBMC 怪怪的,總是會出現一些 "Index Error" 之類的錯誤訊息,所以我改採先新增 XBMC 儲庫 (repository)與 PPA 的做法。

  • 打開 Desktop → System → Administration → Software Sources,點選 [Third Party Sofware],新增下列儲庫位置:

    deb http://ppa.launchpad.net/team-xbmc/ppa/ubuntu karmic main
    deb-src http://ppa.launchpad.net/team-xbmc/ppa/ubuntu karmic main
  • 新增 PPA Keys。打開 Terminal,輸入下列指令:
    > sudo apt-key adv --recv-keys --keyserver keyserver.ubuntu.com 0x6d975c4791e7ee5e
  • 安裝 xbmc。打開 Terminal,輸入下列指令: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xbmc xbmc-standalone
    > sudo apt-get update

閱讀全文 »

Ubuntu 9.10 64-bit+ XBMC 簡單安裝備註@ION 系統 (持續更新)

** 本篇文章僅是安裝簡易備註,目的是利用 Ubuntu + XBMC 系統打造客廳的多媒體 HTPC 用。使用的硬體設備為 華擎 ASRock ION 330 HT-BD

[修正] Ubuntu 9.10 無法透過 HDMI 輸出聲音的問題 for ION 系統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Warning: WP_Syntax::substituteToken(): Argument #1 ($match) must be passed by reference, value given in /home/cvxvgjca/public_html/www.kenming.idv.tw/wp-content/plugins/wp-syntax/wp-syntax.php on line 380

很奇怪,Ubuntu 9.10 於 ION-based 系統安裝完畢後,透過 HDMI 連結電視 (TV)僅能輸出視訊,但卻無法輸出音訊。估推是預設的 ALSA 音訊系統無法正確辨識位於 Nvidia 顯卡內的音訊晶片。爬文研究後,透過更新 Alsa 音訊驅動程式與更改一些設定,即可順暢自 HDMI 輸出至電視的喇叭聲效 (連結音響擴大器亦然)。

  1. 更新 Alsa 驅動程式至最新版。9.10 版本預設的 Alsa 驅動版本為 1.0.20,透過新增儲件庫 (repository)的方式,可以更新至最新版本。打開 Terminal,輸入下列指令: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ricotz/unstable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更新後,可以把 Alsa 驅動升級至 1.0.22 版本 (截至目前為止)。

  2. 輸入下列指令,啟動 Alsa-Mixer 畫面,解除 HDMI 靜音 (unmute)。
    > alsamixer

    請注意,HDMI 埠名稱為 "S/PDIF 1",使用左右鍵移到該區塊後按下 "m" 鍵即可出現 "OO",如此就可以解除靜音,參考下圖。
    Ubuntu 9.10 unmute the HDMI Mixer

  3. 儲存 Alsa Mixer 的設定,輸入下列指令:
    > sudo alsactl store
  4. 新增並編輯 /etc/asound.conf 檔案。
    > sudo gedit /etc/asound.conf

    填入下列內容並存檔。

    #Tweak for HDMI sound ON
    pcm.!default {
      type plug
       slave {
           pcm "hdmi"
       }
    }

設定完畢後,記得要到 系統→偏好設定→聲音 更改硬體裝置為 HDMI 輸出。
重新啟動 (Reboot)系統,登入後就會有聲音透過 HDMI 埠輸出至電視的喇叭了。

軟體思維顧問

專職軟體輔導與教育訓練的獨立顧問。輔導企業資訊單位如何有效組織系統開發與維護;輔導開發人員達成有效的專業分工。傳授如何把軟體作軟 (Keeping Software Soft)的技能,得以提昇系統的彈性/延展,並進而創造系統的再利用價值。

Pers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