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討] 烏龜訂購系統開發與實作 by UML and Java-04

二、 利用使用案例圖規劃需求架構,決定系統開發範圍

界定系統開發範圍 (system boundary),找出功能性的使用案例 (use case)、以及使用系統的主要參與者 (primary actor),與外部系統提供服務的支援性參與者 (supporting actor)。

圖 2、利用使用案例圖界定系統開發範圍
(點擊圖片鏈接看原圖)圖 2、利用使用案例圖界定系統開發範圍

  • 參考上圖 2,從主要參與者的角度來看,使用案例只有三個: 「訂購烏龜」、「追蹤訂單」、「維護烏龜資訊」 。
  • 至於「結帳」、「新增、查詢、更新、刪除烏龜資訊」等,只是被包含 (include)或擴展 (extend)的子程序 (Sub-procedure)而已。
  • 使用案例實作的優先順序,一般係從關係利益人 (stakeholder) 其角度所看待價值最高的使用案例。

    呈現價值最高者,往往為交易類型的使用案例。如上圖「訂購烏龜」即為交易型的使用案例 (相對「維護烏龜資訊」則為資料維護型)。

  • 從下列實作步驟開始,即以該案例作為實作演練的範例。

三、 為每一個使用案例,撰寫使用案例敘述

Use Case Name 訂購烏龜
Pre Condition 1. 客戶已登入 (Logon)系統。
Brief Description 客戶可以透過本系統線上訂購烏龜。
Flow of Events
  1. 客戶要求系統列出 [所有烏龜清單]。
  2. 系統列出 [所有烏龜清單]。
  3. 客戶選欲購買的烏龜,包括烏龜編號與購買數量。
  4. 客戶送出 [結帳資訊]。
  5. 系統依據 [BR-001: 計算訂購總額],並列出 [確認訂購資訊]。
  6. 客戶確認本次訂購資訊。
  7. 系統儲存本次訂購資訊。
Requirements
    [烏龜清單]

  • 烏龜種類
  • 烏龜價格
  • 烏龜年紀
    [結帳資訊]

  • 烏龜種類
  • 烏龜價格
    [訂購確認資訊]

  • 訂購的烏龜編號、數量。
  • 本次訂購的總額。
    [BR-001: 計算本次訂購金額]

  • 訂購金額 = 烏龜售價 * 烏龜數量
Extension Point
References 1. 烏龜訂購單原型 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