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塑模(Business Modeling)的意義、價值與範例

企業塑模的意義

  • 將焦點提昇至企業層次,將企業視為一個整體 (Whole)。
  • 界定企業塑模時的系統範圍(System Boundary)。
  • 系統範圍確定之後的好處:
    • 找出系統(企業)外部的主要參與者與支援性的參與者:
      ˙主要參與者 – 需要企業提供整體性服務。企業主要的經濟來源與命脈。
      ˙支援性參與者 – 企業需要其它關係企業、或子公司的服務支援。提昇企業整體服務的能力。
    • 觀察系統內部的結構:
      ˙靜態元素 – 內部工作人員 (Internal Worker)、資訊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企業內部所共通使用的術語、概念、本質、實體 (Entity)。
      ˙動態行為 – 企業流程,包括供應鏈與內部行政事務的流程。

企業塑模的價值

  • 瞭解企業的運作。
  • 瞭解資訊系統的支援。
  • 提昇企業效率與整體競爭力:
    • 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企業流程的再造。
    • 外包 (Outsourcing) 的規劃與管理。

Business Modeling with UML

  • 利用本來就有的本能 – 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 (OOAD) 的思維與技巧。
  • 企業與資訊系統的分析設計手法是一致且可以非常平順地互補與轉移。
  • 標準的 UML 語法與視覺化的圖形表達。
  • 簡單又易學,幾乎沒有學習曲線 。
  • 協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組織與企業 – 不僅只看流程(傳統的方式),還能找出企業核心的本質 (結構)。

利用 “Eriksson-Penker Business Extensions” 豐富 UML 活動圖的表法語法

範例-Eriksson-Penker Business Extensions
圖1、範例-Eriksson-Penker Business Extensions

系統(企業)的外部觀點–利用使用案例圖

範例-信仁慈善醫院的企業使用案例圖
(縮略圖,點擊圖片鏈接看原圖)圖2、範例-信仁慈善醫院的企業使用案例圖

系統的內部觀點–利用 UML 類別圖 表達靜態結構組成元素

範例-信仁慈善醫院的靜態內部結構
(縮略圖,點擊圖片鏈接看原圖)圖3、範例-信仁慈善醫院的靜態內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