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的社會科—台灣全省的河川分佈怎麼背呢?

前天晚上,蓁妮要準備她隔天的月考科目,社會科。蓁妮說社會科是她最不喜歡的科目,因為要背的東西好多喔。我跟蓁妮說了,爸爸覺得社會科目是最有趣的科目了,可以瞭解每一個地方的人情地理,以及文化特色等,還自誇說以前考高中聯考時,每一次的模擬考幾乎都是考滿分的呢。 ;)

所以我就陪蓁妮一起準備社會科的複習。小五的社會科是以台灣地理與人文為主,而且內容非常細,太多的內容好像還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看到的,也等於是說一起與蓁妮學習台灣的社會地理。

有個題目,是說台灣的山脈均是以東北自西南的走向,蓁妮就一直唸著要背起來,我說啦,這樣硬背是不容易背起來的,妳要能有對整個地理全貌的視覺化,眼睛閉起來在腦海裡要彷彿看到台灣的山脈一般。不過蓁妮似乎還是不容易能有 "視覺化" 的感覺,所以我改另一方式,教她把左手直直往前,代表中央山脈,然後又將右手握拳狀,代表雪山山脈,當右手握拳推向左手時,左手會往左下→右上的方向被推擠,這也就代表了為什麼中央山脈是往東北自西南的走向了。嘿,蓁妮這次可就很清楚了,也不會再一直用硬背的方式來記憶了。

再來一個題目,是蓁妮最為苦惱的,她們的月考會畫出台灣地圖,然後留下空白,填上台灣的河川分佈。台灣的河川何其多,怎麼硬背啊?

我看了看,嗯,跟蓁妮說,這要用 "口訣" 啦。左上的河川,自北往中部,想像是一隻蛋頭龜,後面就是安甲的肚子,簡單的說,就是,"蛋頭的後面是安甲肚"。 所以就是淡水河、頭前溪、後港溪、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 蓁妮捧腹大笑,一直笑著唸,"蛋頭的後面是安甲肚" ...,自然而然,西部北至中的河川分佈,很輕鬆就能給背起來了。

再來,跟蓁妮說,中間這一條最大的溪,就是剛好以這次倒扁的題材作說明,濁水溪以北,藍、紅軍的勢力;以南,綠軍的天下(請勿與我辯論政治議題,只是為了背誦方便而已)。嗯,很清楚,濁水溪分隔了北與南,蓁妮也輕而易舉的瞭解了。

南部的河川,比較不好背,從濁水溪到高屏以北,一時找不到有關連的記憶方法,所以,教蓁妮用 "頭字語" 的背法,快速的唸過: 北朴八急曾鹽二,就是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也不錯,花了約五分鐘,蓁妮利用頭字語的背誦方式,一下子也給全背起來了。

然後是台灣的左下角河川分佈,共有三條溪,嗯,用一個情境描述:高屏那邊有妳一個好朋友,在東港吃鮪魚,她家住在林邊。所以三條溪個別是 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或者另外直接用頭字語也可以,妳有一位好朋友叫 高東林,住在林邊吃東港鮪魚。

好啦,台灣西部,自北而南,所有的河川分佈,全給背起來啦!

淡水河、頭前溪、後港溪、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

最後就是台灣東部的河川分佈,只有四條,相當好背:蘭花秀逗很悲哀。其實就是 蘭陽溪、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

呵呵,所以,台灣全省的河川分佈,自北而南,西部與東部,全省共 21 條河川分佈,完全可以位置不差的給全背起來,整個背誦的過程大約是 30 分鐘,而且還是以玩樂輕鬆的方式給背起來的。

蓁妮好開心喔,社會科其實就是那麼有趣,雖然看起來要背的東西很多,但用一些些的技巧,或者視覺化、神遊的方式來記憶,其實還蠻輕鬆的。蓁妮一直說,若爸爸擔任她們班上的社會科老師,一定會很有趣,同學也會唸得很開心的。呵呵,聽到這句話,可真是有成就感呢。:D

其實,大家可以一起集思廣益,像我覺得 "北朴八急曾鹽二" 一定會有更容易背誦的方式,就是用一些心思,編一些口訣或情境,來使之更加容易記憶,在構思的過程中,其實是有趣的呢。再來,小孩子真的是要陪伴她們,而不是以督促的方式,一起讀書,一同找方法,沒什麼必要去上什麼快速記憶之類或補教的課程,意義不大,重點是一同學習的過程,而不是技巧或方法,技巧與方法,是從學習的過程中,持續去發掘與找出最適合自己所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