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今年初介紹了:【好書分享】幽靈的禮物。 這一本書的內容,說真的,並不太好懂,有些 “高來高去” 的味道,對於想要能直接找個具體的方法或技巧拿來 “用” 的交易者而言,該書對他們並不容易有幫助。 不過對我而言,以前閱讀許多國外軟體設計名家的著作,也經常是 “務虛” 的內容,有些關鍵字彙或一些哲理,總是要讓我思考體悟好一段時間,甚至也有長達兩、三年才有那種 “頓悟” 的感覺。 我總是相信,這些 “高人” 的經驗分享,其內容定有蘊含著深奧的智慧哲理,這些哲理是需要長時間的思考體悟,而不是只用 “學習” 這樣的消極態度而已。
年初購買這本書,馬上就一氣呵成給瀏覽看過一遍。 當下我就知道了,對於幽靈所提供的「規則一」,絕對是比想像得還要難理解。 我曾經就這條規則與同是有作交易的朋友們討論,發現到他們並不會太講究,甚至是看過就算了,並沒有很認真去看待這條規則的含意。 後來是暫時先擱置下,但是這個問題是深植在我腦海中,只是還不忙著去找答案。 直至最近,也著實有看了許多其它交易投機的金融書籍,多少是有些觸類旁通,重新再仔細研讀並思考「規則一」,似乎也有某種程度的體悟了。
「規則一」的定義很簡單:「只持有正確的倉位」。 而幽靈對這條規則的解釋是:「正確的持倉方法是,當倉位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你才持有。要讓市場告訴你,你的交易是正確的,而永遠不要等它提醒你是錯誤的。」
我當時的疑惑就是,什麼叫做 “正確的倉位?”、”如何讓市場告訴你的交易是正確的?”
雖然幽靈有提出實戰示範,但說真的,還是含糊了些,實在不像國內的諸多作者,總是會提出一大堆的 K線圖形來解說。 :) 當下我比較能確定的是,規則一是來得比停損還要積極很多,它好像是停損,但卻不是,因為停損是讓市場證明你是錯的,而卻不是讓市場證明你是對的。 (請記得,「規則一」是要讓市場證明你是對的)
直至最近的思考,我若有所悟,但還不是很清楚。 目前針對我現在的體悟,對「規則一」的解讀就是:
「只有當市場符合你所制訂的交易計畫時,才是屬於正確的倉位。」
我會以為,「規則一」的重點反而是在提醒交易者要能在開始操作前,就能明確地制訂屬於自己的交易計畫,無論這個計畫的粗糙與否!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我對「規則一」的心得體悟,還算不上是結論,也缺乏實戰的驗證。 而現在繼續延伸出來的問題是: “如何制訂交易計畫?”、 “若為波段操作,交易計畫是否需要隨每日的盤勢持續規劃?”。
尤以後者,我常在想,波段操作,是否是當站穩腳步時(已有獲利),就讓它隨波逐流(利用均線或 SAR 拋轉線出場)? 還是每一天仍然是要持續規劃(請記得,已變成規劃,Planning)原來的交易計畫呢? 若盤勢不符合規劃的內容,就出場。 (進場是學問,但是出場策略更是關鍵。)
這兩個問題,我還需要再持續地思考,當然,我還是會利用實戰的機會來 “試單” 演練看看的,而不只是所謂的 “純理論” 紙上談兵而已。
事隔這麼多年,不知道板大找到答案了嗎?
我在想,交易計畫應是至少包括了進、出場的考量。尤以後者更是重要。
所以,很難說是否有找到我要的答案,但也許有些些心得了吧。
我偷偷告訴你這句話的意思,
當你下單之後,
例如你下單做多,
只要下幾分鐘沒有漲,
立刻砍掉!
這我有想過。 老實說,我以為這可能僅是規則一的某一部份而已。 真正深奧的可能是在於所謂交易計畫。
Hello alex:
您說得對!!
正是如同您這樣的解釋。 ^^
基本同意 “只有當市場符合你所制訂的交易計畫時,才是屬於正確的倉位” 这个观点。
补充下我的理解:
交易者应该根据自己交易的品种以及交易系统等外因预先定义出这个”正确”的概念,作为交易计划的一部分。一般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比如“30分钟内价格无法突破价格位A”,“20分钟内价格无法上涨50点”等。不同的品种和交易时段对应不同的限制条件。
总之我觉得“正确”这个概念必须用交易计划把它具体化,
不建议太主观依靠盘感等。
Hello 小船長:
可能不止「沒有獲利」就出場。
好像仍是交易計畫內的問題:不符合原先規劃的交易計畫就要出場。
規則1的重點在
「帳面上有沒有獲利」
如果沒有獲利就應該出場(時限)
而不是等到到達停損點才出場;
不然你會一直「練習停損」
文中一開始好像有說要準備一個能報時的時鐘
應該是提醒時間的方法
Hi fpestock99:
我在想,這也應該是否有與列在交易計畫裡有關係吧。
交易計畫問題,最困擾我的就是是否每日都會調整做規劃?
我当初看这本书时同样也觉得规则一是最难以理解的。
我认为其中要加上时间这一因素。
在交易开始前制定的计划,规定止损,还要有目标价位和时间。
假若买入股票,没破止损位,也没有向着你的既定目标前进,盘整了很长时间,这样是对的交易还是错的交易呢?难道只有被打了板子下到止损位才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