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溝通密技—不用術語,溝通更簡單

星期一晚上我在「倚天資訊」授課,下課在廁所小號時,看到這份文摘,深有同感~ 也感謝該人資部門可愛的 connie 小姐轉寄多份文摘給我。

我最近授課時,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俗又有力」 (要用台語唸),那個 “俗” 就是要 “簡單”,因為簡單,才能 “有力量”,也就是:「簡單就是力量」。恰恰與這篇文摘不謀而合。

所以,為了在 UML 課程中,介紹 UML 的三劍客:”使用案例圖”、”類別圖”、”循序圖”,我特別採用的案例,是以台灣本土化的「土地公廟」作為系統的分析與結構設計。甚至,不讓學員以為那只是 “紙上設計圖”,我還特別花了三個小時寫了 Java 程式碼(當然是可以執行),同時介紹如何從 Model 與 程式碼的正、反向同步,再乾脆一點,連 “土地公.java”、”廟公.java”,”取得明牌(樂透類型)” …等,均是採用 “本土化”,無論類別、操作與參數及資料型態的名稱,都是寫成中文,”俗又有力” !

每次聽到軟體技術人員,很喜歡賣弄專業術語,我從來不以為然,總覺得為什麼要把一件設計或實做的工作給講得那麼複雜? 有這麼困難嗎?

嗯,底下的文章,蠻能成為很好的參考依據,爾後,在與技術人員討論技術相關問題時,若聽不懂,不要難過,那是因為對方在講 “火星話”,不是你愚昧。 😉

全球知名企業應用軟體公司之一賽貝斯(Sybase)執行長程守宗(John Chen)曾說過,領導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表達方式熱情、簡潔、清楚。

既然如此,如果你是一家生產「系統單晶片」(system-on-a-chip,SOC)的公司主管,你知道如何用最簡潔、清楚的方式,向客戶和投資人解釋你公司的業務嗎?

「我們是一家先進的智慧型半導體智慧財產解決方案的研發者,這些解決方案可以加速精密型SOC的發展,並同時降低危險。」有一位主管這麼說。你聽得懂這個外星人在說什麼嗎?
「以手機為例,我們的產品可以使手機變得更小,但是功能更強、電池效能更久。」這樣是不是好一點?

很多人會對他們無法很快理解的事情,感到懷疑。所以,要確保對方聽懂你的訊息,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不要常常把專業術語掛在嘴邊。「當人們並不真正了解狀況,或對這件事並不熱衷時,他們就開始濫用專業術語,」路透社總經理溫尼格(Devin Wenig)說。

所以,如果你的老闆是像前奇異總裁威爾許(Jack Welch)那樣,討厭冗長而沒有重點的報告、會議和簡報,濫用專業術語,也可能會毀了你的升遷之路。

威爾許在他的書中提到,有次,他正在和保險部門主管開會,他問這位主管:「『臨時保險』和『合約再保險』有什麼不一樣?」這位主管花了好幾分鐘,始終無法讓威爾許了解兩者的差異,最後,這個主管終於爆發了:「如果我花25年才學會這個東西,你又怎能期待我在5分鐘內把你教會?」
不用說,這位主管不久後就離職了。

威爾許要的就是「簡單」,他的繼任者依梅特(Jeffery Immelt)也是如此要求部屬。如果簡單清楚的溝通,對奇異的CEO們而言是如此重要,你或許也該開始學著這麼做!

(取材自《Business Week》,整理.撰文/陳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