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曜石 (Obsidian) 解開我如何記錄與整理筆記的枷鎖

Obsidian Screenshot

長久以來我一直對於該如何有效記錄與整理數位筆記相當苦惱,尤其是對筆記的資料夾如何分類,以及筆記如何有效查找與索引,一直不得其要領。

我自己有訂閱了 EvernoteNotion 專業用戶,前者用來擷取 (web clip) 網頁內容非常好用,應該是目前地表最強的網頁擷取的工具了;而後者則是這兩年超夯的雲端筆記軟體了,衆多 Youtuber 極力推薦並發表好多使用心得,看這篇:「為什麼許多人都改用 Notion 做為主力筆記軟體?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

然而我從 Evernote 轉至 Notion,使用體驗上都還是覺得總有那種說不出的不順手。前者提供太多功能但卻覺擁腫;後者我發現到它大多被應用於如何提昇「生產力 (productivity)」上,例如工作/專案管理、習慣追蹤、整理個人文件數據庫 …等。這兩者對於「純」筆記的記錄與整理,總覺得沒那麼「簡單、直覺」,尤其後者最大的硬傷在於無法本機儲存數位資訊,而且竟然沒有支援完整 HTML 排版,雖提供多樣化的頁面組織元素,甚強調說有支援 Markdown 語法,但其實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就上個星期隨意瀏覽 Youtube 視頻,再次瀏覽到這篇 (其實以前就有看到該篇視頻,但當時正在研究 Notion 的應用就忽視了,而也正因爲有使用 Notion 後的體驗才能更有感吧。) :「天哪我給大腦開外掛了!它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筆記軟體的認知|Obsidian 教學-YouTube (這一篇視頻對入門者強烈推薦)」,這才發掘到這樣的筆記軟體不正就是符合我所想要的嗎?! - 簡單!!

Obsidian(黑曜石) 的官網 Slogan 很有意思: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其實這個 second brain 是隱含了一種方法論 PARA,以後會專文介紹。)。

然後對於 Obsidian 的定位是:
Obsidian is a powerful knowledge base that works on top of a local folder of plain text Markdown files.」,

其主要的特點:

  • 單機。 (但可以把資料夾放在雲端硬碟以達成同步)
  • Markdown 語法 (太重要了!可以同時兼顧寫作與排版,而且可以自由擴展排版。)
  • 雙向鏈結 - 這是最核心的筆記要項,是基於 zettelkasten (這是德文) 卡片盒的鏈結方法而來。 (以後也會專文介紹這個最偉大的筆記方法論)

其實軟體本身結構蠻簡潔的,也可以把它當成就是純 Markdown 的文本編輯器,再藉由該軟體提供各類的 Plugin 與 Graphic View 來管理與檢視如 Tag 標籤與筆記之間的鏈結關係圖。又由於筆記本身的檔案格式就是典型的 Markdown (副檔名 .md) 格式,且儲存在本機內,所以可攜性極高,如果萬一 Obsidian 停止維護,或者有更好的 Markdown 編輯器 (最重要是能維護雙鏈關係),也不用特定依賴 Obsidian。
黑曜石 (Obsidian) 解開我如何記錄與整理筆記的枷鎖

文檔 (筆記)之間的雙向鏈結是這兩年間因爲藉由一套國外社群大為推崇的 Roam Research 筆記軟體而被發揚光大的。它即是實踐 zettelkasten 卡片盒最爲完美的筆記工具。只可惜它太過有自信些了,每個月訂閱費用高達 15 美金,相比 Notion 僅有 5 美元實在相差甚大。而 Obsidian 功能與之相差無幾 (不過說真格的,Roam Research 使用者介面實在很優美。),免費版本幾與付費功能差別不大,即使真要購買,它是買斷制,也才 25 美金,太佛心了。
Obsidian Graphic View

Obsidian 的發展潛力很高,該社群經常發表更新訊息與各類的 Plugin 擴展功能,也有許多用戶 (包括我) 也持續分享自己的筆記管理方式,以及筆記的模板 (template)。下圖即是我個人在整理一份文章的心得摘要筆記樣貌。
My Obsidian Workspace

不過與其說使用 Obsidian 這個筆記,倒不如說是藉此來規劃所屬自己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PKM」。這一個多星期以來,我大量閱讀與觀看關於筆記規劃與記錄的諸多方法論 (methodology),並試着將之整合爲個人可以持續順用的 PKM 系統。

目前我大致對以下這些方法論有着大致的瞭解,後續我會發表這些方法的使用心得:

  • ZettelKasten (簡稱 ZK): 卡片盒的筆記記錄方法。
  • PARA (Project-Area-Resource-Archive):筆記資料夾的組織方法論。
  • MOC (Map Of Concepts):類似索引 (Index) 的概念地圖。
  • 康乃爾筆記:閱讀一篇論文/書籍所摘錄筆記、關鍵字與總結的方法。

對 Obsidian (更重要的是其內所蘊含的筆記方法論) 可說是驚為天人,如獲至寶。它重拾我對於隨時可以把想法與學習閱讀心得盡情地「寫下來 (Write Down)」而不用煩心如何組織它們,只要藉由工具與組織方法就得以持續照顧筆記的關聯,久之就必然成爲個人強大的知識庫,也就更得以發揮創意與想法,並把消化後的心得再次發表分享出來。

延伸參考:
o 超強筆記軟體Obsidian (黑曜石)介紹與Zettelkasten筆記系統簡述|簡睿隨筆 - 作者很用心,整理了一系列 Obsidian 工具的應用,到現在已發表 30多篇 Obsidian 使用介紹。
o 如何快速上手 Zettelkasten 筆記工具 Obsidian_少數派 - MdEditor
o 怎么用obsidian超越marginnote,怎么做到万物皆为obsidian的数据库! - 知乎
o 玩转 Obsidian| by 闲者时间

文章導覽

   

共有 2 則迴響

  1. 天哪我給大腦開外掛了!它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筆記軟體的認知|Obsidian 教學-YouTube
    連結有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