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我一直對於該如何有效記錄與整理數位筆記相當苦惱,尤其是對筆記的資料夾如何分類,以及筆記如何有效查找與索引,一直不得其要領。
我自己有訂閱了 Evernote 與 Notion 專業用戶,前者用來擷取 (web clip) 網頁內容非常好用,應該是目前地表最強的網頁擷取的工具了;而後者則是這兩年超夯的雲端筆記軟體了,衆多 Youtuber 極力推薦並發表好多使用心得,看這篇:「為什麼許多人都改用 Notion 做為主力筆記軟體?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
然而我從 Evernote 轉至 Notion,使用體驗上都還是覺得總有那種說不出的不順手。前者提供太多功能但卻覺擁腫;後者我發現到它大多被應用於如何提昇「生產力 (productivity)」上,例如工作/專案管理、習慣追蹤、整理個人文件數據庫 …等。這兩者對於「純」筆記的記錄與整理,總覺得沒那麼「簡單、直覺」,尤其後者最大的硬傷在於無法本機儲存數位資訊,而且竟然沒有支援完整 HTML 排版,雖提供多樣化的頁面組織元素,甚強調說有支援 Markdown 語法,但其實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就上個星期隨意瀏覽 Youtube 視頻,再次瀏覽到這篇 (其實以前就有看到該篇視頻,但當時正在研究 Notion 的應用就忽視了,而也正因爲有使用 Notion 後的體驗才能更有感吧。) :「天哪我給大腦開外掛了!它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筆記軟體的認知|Obsidian 教學-YouTube (這一篇視頻對入門者強烈推薦)」,這才發掘到這樣的筆記軟體不正就是符合我所想要的嗎?! - 簡單!!
Obsidian(黑曜石) 的官網 Slogan 很有意思: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其實這個 second brain 是隱含了一種方法論 PARA,以後會專文介紹。)。
然後對於 Obsidian 的定位是:
「Obsidian is a powerful knowledge base that works on top of a local folder of plain text Markdown files.」,
其主要的特點:
- 單機。 (但可以把資料夾放在雲端硬碟以達成同步)
- Markdown 語法 (太重要了!可以同時兼顧寫作與排版,而且可以自由擴展排版。)
- 雙向鏈結 - 這是最核心的筆記要項,是基於 zettelkasten (這是德文) 卡片盒的鏈結方法而來。 (以後也會專文介紹這個最偉大的筆記方法論)
其實軟體本身結構蠻簡潔的,也可以把它當成就是純 Markdown 的文本編輯器,再藉由該軟體提供各類的 Plugin 與 Graphic View 來管理與檢視如 Tag 標籤與筆記之間的鏈結關係圖。又由於筆記本身的檔案格式就是典型的 Markdown (副檔名 .md) 格式,且儲存在本機內,所以可攜性極高,如果萬一 Obsidian 停止維護,或者有更好的 Markdown 編輯器 (最重要是能維護雙鏈關係),也不用特定依賴 Obsidian。
文檔 (筆記)之間的雙向鏈結是這兩年間因爲藉由一套國外社群大為推崇的 Roam Research 筆記軟體而被發揚光大的。它即是實踐 zettelkasten 卡片盒最爲完美的筆記工具。只可惜它太過有自信些了,每個月訂閱費用高達 15 美金,相比 Notion 僅有 5 美元實在相差甚大。而 Obsidian 功能與之相差無幾 (不過說真格的,Roam Research 使用者介面實在很優美。),免費版本幾與付費功能差別不大,即使真要購買,它是買斷制,也才 25 美金,太佛心了。
Obsidian 的發展潛力很高,該社群經常發表更新訊息與各類的 Plugin 擴展功能,也有許多用戶 (包括我) 也持續分享自己的筆記管理方式,以及筆記的模板 (template)。下圖即是我個人在整理一份文章的心得摘要筆記樣貌。
不過與其說使用 Obsidian 這個筆記,倒不如說是藉此來規劃所屬自己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PKM」。這一個多星期以來,我大量閱讀與觀看關於筆記規劃與記錄的諸多方法論 (methodology),並試着將之整合爲個人可以持續順用的 PKM 系統。
目前我大致對以下這些方法論有着大致的瞭解,後續我會發表這些方法的使用心得:
- ZettelKasten (簡稱 ZK): 卡片盒的筆記記錄方法。
- PARA (Project-Area-Resource-Archive):筆記資料夾的組織方法論。
- MOC (Map Of Concepts):類似索引 (Index) 的概念地圖。
- 康乃爾筆記:閱讀一篇論文/書籍所摘錄筆記、關鍵字與總結的方法。
對 Obsidian (更重要的是其內所蘊含的筆記方法論) 可說是驚為天人,如獲至寶。它重拾我對於隨時可以把想法與學習閱讀心得盡情地「寫下來 (Write Down)」而不用煩心如何組織它們,只要藉由工具與組織方法就得以持續照顧筆記的關聯,久之就必然成爲個人強大的知識庫,也就更得以發揮創意與想法,並把消化後的心得再次發表分享出來。
延伸參考:
o 超強筆記軟體Obsidian (黑曜石)介紹與Zettelkasten筆記系統簡述|簡睿隨筆 - 作者很用心,整理了一系列 Obsidian 工具的應用,到現在已發表 30多篇 Obsidian 使用介紹。
o 如何快速上手 Zettelkasten 筆記工具 Obsidian_少數派 - MdEditor。
o 怎么用obsidian超越marginnote,怎么做到万物皆为obsidian的数据库! - 知乎。
o 玩转 Obsidian| by 闲者时间。
天哪我給大腦開外掛了!它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筆記軟體的認知|Obsidian 教學-YouTube
連結有誤
謝謝,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