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像熊一樣的工作態度

這是我在某一論壇看到轉載的文章,文章是出自於德國時間管理大師 羅塔爾.塞維特 (Lothar J. Seiwert)的著作:「像熊一樣才好過活」。

作者所論及對於時間管理與現實上的工作態度,可以說與我這幾年來涉獵多本成功學、目標設定、時間管理所吸收的觀念體會如出一轍,而作者更以多種動物性格分析,來譬喻現實人們對於工作上的態度與應對,著實淺顯有趣,也容易理解許多。

時間管理的根本不在於效率與速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選對方向」去做「重要的事」,畢竟適者生存,而不是快者生存。

當你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努力了半天工作沒成就、生活沒品質。而你是否期望在緊張而忙碌的世界中,能過自主而滿意的生活?

若想要有所改進,塞維特 認為,自己要先能瞭解,你是哪一種動物性格的工作態度:

 o 在籠子滾輪上不停忙碌的黃金鼠
 o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貓頭鷹
 o 孜孜不倦、週而復始做個不停的蜜蜂 (或螞蟻)
 o 凡事好強爭第一,卻怎麼也做不到的狐狸
 o 同時做好幾件事,但到頭來卻一樣都沒做好的兔子
 o 凡事拖拖拉拉,卻又良心不安設法弄點事裝忙的公鹿

大部分上班族都像滾輪上的黃金鼠般,工作任務太多,無法停下來休息。但你必須要能有所認知,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事情永遠是作不完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工作態度是屬於上述這些動物性格,而若你想要調整你的工作態度,感變你的生活價值觀,那麼,該向哪一種動物學習呢?

塞維特認為,熊看似動作緩慢,但必需出手時卻迅如閃電,展現的能量與動力,幾乎沒有其他動物可與之匹敵;但冬季他們會退居到可供庇護的洞穴裡進行冬眠,休養生息。塞維特認為,熊懂得掌握時間管理原則,將覓食與休息時間分配得恰到好處,該休息時絕不吝嗇,該主動出擊時絕不手軟,這種工作態度與時間管 理,是人類值得學習的對象。

然而該怎麼做,才不會匆忙的像無頭蒼蠅呢?塞維特認為,像熊看齊,學習他們的鎮靜、沈著與力量,想清楚自己要過什麼生活,做正確且重要的事,並把剩下的時間拿來休閒。

底下列出 塞維特 所建議對時間管理能具體改善的三個步驟:

  • Step 1:目標清楚,全神貫注
    塞維特提出的新式時間管理第一步為,先問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想像一下自己生命的終點,然後自問,如果能夠再活一次,我想……。把想到的答案寫下來,就會發現自己因為蹉跎而沒有做的事。

    塞維特認為,人的一生都有時間不夠的問題,他說「我們無法管理時間!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否要從事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需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自己。尤其需要學習如何對事情全神貫注,以及如何全力以赴。」

    塞維特指出,保持專注是克服所有問題的關鍵。一天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24小時,但是一個有專注力的工作者,接到任務會先設定目標,把事情依輕重 緩急分配好,把書桌整理乾淨,關上門,不接電話,用數小時專心地完成任務。他們很清楚,如果自我時間管理不佳,那麼只有被別人管理的份了。

  • Step2:做正確且重要的事
    塞維特建議,當你排列工作的優先順序時,重點不在於「效率」,而在於「有效性」;前者是指「最快速度把事情做好」,後者是指「去做對的事情」。

    其實重要的事很少,但不重要的事太多,做了不重要的事,等同於浪費時間,結果投入80%的努力只換來20%的幸福,一點都不值得。如何用最少力獲取最大報酬,破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舊思維,才是聰明工作者。

  • Step3:學會說不,保護時間
    塞維特說,有了生活目標,也區分出正確且重要的事後,工作者若仍然時間不夠,那就必須學會拒絕別人無理的要求。

    趕走佔用時間的不速之客,可以保護自己的時間來做「重要事」。當你發現時間被別人竊取,請告訴你的夥伴、上司和同事,你認為最重要的事,以及你最在意的事,捍衛自己的時間權。

事實上,時間管理的本質,就是一種自我管理,著重於「人生經營」,給重要的事多些時間,在健康的身體、成功的事業、愉悅的人際關係和生命的意義這四方面,尋求最佳的平衡點。

文章導覽

   

共有 1 則迴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