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一個結論的「金字塔結構法」

大前研一「思考的技術」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方法,可以協助以紮實的邏輯構成法,來組合根本的提案。這個方法,稱之為「金字塔結構」,是導出問題解決對策必用的邏輯思考關鍵樞軸。

「金字塔結構」的根基,是源自於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概念,意思就是「彼此獨立,互無遺漏」。也就是對於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並解決問題的方法。

「金字塔結構」是屬於 “Bottom-Up” 的方式,由下往上來找出問題的根源。
最底層是繁雜問題的現象、表象與細節,應用 MECE 的方法,將其分類整理,其實這就是屬於 “抽象(Abstract)” 的技巧,然後再從相關分類的資料中找出證據來導出結論。再把這個結論當作尋找下一個證據的資料...這種層層累積的技巧,就是「金字塔結構」。

在「金字塔結構」中,結論只有一個,而其它資料都只是支撐這個結論的證據。

這種方法妙極了! 與利用「心智圖」的表達,恰恰是相反。
「心智圖」是先有根(主題),再從主題延伸往外發散至細節(枝葉);「金字塔結構」則是先從所發掘的表象(枝葉),再逐漸抽象、收斂,以得出唯一的結論(根)。

當你被許多繁雜的問題表象給淹沒住時,冷靜地利用「金字塔結構」法,邏輯推理,來找出問題的根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當你利用「金字塔結構」導出結論後,我們可以利用「心智圖」來導出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Solution)。

兩者可以達成非常好的互補。
最近我會想一個實際的案例,應用「金字塔結構」與「心智圖」兩者的互補,來找出問題的根源與提出對該問題所下結論的解決方案。

底下我把大前研一針對「金字塔結構」是如何構成的方法列出如下:

  1. 分析、檢討資料及事態,將導出的結論、主張列成一張表。
  2. 把表上的結論、主張根據主題的類似性作分類。
  3. 將同一類內的結論、主張,分別按順序區分。
    (這個時候,把有因果關係的主張或結論分別放好,原因放在下面,結果放在上面。
  4. 檢討同一層中的共通結論、主張,將從中導出的結論、主張,放在上一段的位置。
  5. 反覆重覆以上的作業,直到所有的主張都出現了金字塔。

文章導覽

   

共有 11 則迴響

  1. Hi hugh:

    也沒有所謂難懂與否的問題,就是腦筋要去 “思考”,慢慢地,自然就會有體會,不用太急於想 “懂”,那反而不容易有自己的心得。

  2. 小弟,正在看這本書,但好像很難懂耶@@

    許許多多的方法論都沒概念…哈,還要多學習學習

    腦筋快打結了…

  3. hello twhsi:

    謝謝您提供不錯的方法。
    我現在整理文章的大綱與內容是比較不拘泥於先有骨架,而是隨時可以動態地調整,這點,我是利用心智圖來整理的。 🙂

  4. 之前在我的BLOG中寫了一篇文章,
    內容正好和這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整理思考的方法
    a. 整理零散的思考並數位化
    b. 將數位化思考的內容找出關聯性
    c. 將論理上有關聯性的部分,收集在一起分成幾個”串”
    d. 將每一個”串”的內容思考一下,訂出一個標題
    e. 將有標題的”串”,當做文章的小部份,構思整篇文章如何呈現,在按照起承轉合,或自己想要的次序排列,這就是文章的大綱了。

    請參考

  5. 最近出了一本「思考的技術」。直覺又是書本產業中的一張流行專輯。姑且不論方法有沒有效,夾帶某些個人知名度與他方經驗背書的情況下,書中所提倡的方法要作為成就今日的所有,實在有點言過其實。

    自己到是認為這些方法都是相同的,就像專案管理的WBS手法、TOC的現況圖、乃至於QC手法裡的魚骨圖等等…,基本上都具有相同的概念:化約。不過問題解決方法本來就是因著個人分析答案的洞思而有所改變,這個部分到是沒有見到任何著墨的地方。再者,手法使用的熟練度也會影響找到根本問題的品質,這都是應該要多參照比較的。

    到不見得今天因一個人比較有名、有經驗,他自創的東西就會真的比較好用。就如Kenming兄提到『「金字塔結構」的根基,是源自於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概念…』,換句話說他其實也是改自麥肯錫的老方法。

    回過頭來想想,這樣的方法真的是用在問題解決的所有方面嗎?這就代表所有思考的演繹方法嗎?恐怕有點誇張。

    過去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法…日本推出的手法簡直可用汗牛充棟論之。可以想想看QC七大手法、QC新七大手法…隨便加一加就有14種手法,而這是在發展了幾十年的品質管理中由TQM集大成所得,看看各家提出的手法也都提到適用的範圍,從來沒人會想說一法足以走天下。這樣的方法是否真的適用在全部的問題思考方面,實在令人難免懷疑。

    最後,人怕出名豬怕肥,難免人一旦有名了便是要遭到這種相關的批判,無所謂對事或對人,僅止於這樣的產品出自這樣的名人身上,不禁讓人懷疑,是否有留了一手?

    備註
    關於思考的研究,Edward de Bono先生出了很多不錯的書可供參考。http://search.books.com.tw/exep/openfind_all.php?key=Edward+de+Bono&page=0&sort=1

  6. 用金字塔收斂,用心智圖延伸。若能設計使二者溶為一體,或許您可以嘗試發明一個屬於自己的方法論,『雙三角結構法』?『漏斗結構法』?

發佈回覆給「Kenming Wang」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