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月敗家採購】買了 ViewSonic 22吋 寬螢幕液晶顯示器

上星期六,與阿珠閒聊說,她的爸爸想買一臺便宜的 17″ LCD,耶~ 剛好我現役中的 ViewSonic 17″ 可以二手便宜賣給她,阿珠也覺不錯,馬上口頭成交。然後隔天星期日上完課,快下午 5:00 時,直接衝至世貿會場,直接購買 ViewSonic 22吋 寬螢幕液晶顯示器,想說程式編輯環境的程式碼看起來會比較大、UML 畫的圖也大、看盤的 K 線圖可以看得比較廣、還有,玩電玩遊戲時的解析度與視野當然會有更棒的享受。 :))

我一向都是買 ViewSonic 的品牌,雖然貴了一些,但感覺質感與品質不錯,現服役(準備轉讓給阿珠) 的這台 17吋,已經用了約有三年,但品質相當好,對比、亮度與彩度等,都很不錯,當時可是買 NT$13,000 多呢。而現在 22″ 竟然也約 17吋三年多前一樣的價位,奇美的甚至還僅到 1萬初頭呢。不過,我仍迷信品牌,進入會場,繞了許久,才找到 ViewSonic 統一集中的展售攤位。

今年 ViewSonic 22吋 的主流寬螢幕液晶有兩款:VX2235 and 2245,價差約 3000 元,2245 多了與 iPod 連接的底座及讀卡、USB 設備等,我並不需要,而其它規格與面版等級應該兩款都是一樣的,甚至造型其實也相差無幾。

展場 ViewSonic 攤位真是充滿人潮,生意好得不得了,我也不想囉唆,直接找一家店家問,耶? 怎麼沒有比較便宜? 現場統一售價: NT$12,888 ,不二價!!

價格很硬,當場我還挺後悔的,來了現場也沒有比較便宜。前一晚還特別做了調查,「PCHome 購物」雖然也是同樣的價格,但是還送數位電視棒,還有 3~36 期零利率的分期付款。而現場,ViewSonic 今年真的很不乾脆,只送一張折價 $1000 的「康博啟示錄 V550」電視盒的折價券,以及不是很精緻的三隻小鳥的玩偶。本還想去看看康博的攤位,但根據 ViewSonic 攤位展場的工作人員指示(他們竟然也不知道康博的攤位在哪),結果給帶到「康博」的 ERP 軟體攤位,真是的 !@#$#@$#

既然來了,也懶得從 PcHOME 訂購,而且還會有些擔心從購物網若買到有亮點的話,豈不是麻煩? (後來才知道,透過線上登記註冊後,ViewSonice 會接收客服,有問題直接電告,會派專人來取貨送修,所以是擔心多餘。) 真的很硬,我只殺了 $200,刷卡價,若是現金,現場某家攤位的業務人員是可以 “偷偷” 賣給我到 NT$12,000。後來想想還是刷卡好了,想說順便逛逛,看有沒有什麼周邊可購買的。 22吋體積真的好大,買的時候還附帶一個小推車讓你方便推著拿回家。對了,想場賣的最好的兩款,除了我買的這一款外,還有一款 19吋的寬螢幕,售價是 NT$7,600,C/P 值應該算是不錯的。
ViewSonic 22吋 寬螢幕 LCD 箱子加小推車

這台寬螢幕液晶的規格是這樣的:
★ 22 吋 16:10 1680 x 1050
★ 視角水平 170°,垂直 160°
★ 一年無亮點保證
★ 數位/類比雙介面
★ 16:10寬螢幕設計
★ 5ms反應時間
★三年全保固

有一點我相當不滿意,事後才知道,竟然這兩款螢幕都無法伸展上下,所以若桌子本就高的話,你的椅子可是要調高,否則從底下往上看,並不舒服,這一點是我覺得該款最大的敗筆所在,若早知道如此,我是絕對不會購買的,可能會考慮改買華碩或 LG 等品牌。
ViewSonic 22吋 寬螢幕 LCD—剛裝好尚未開機時

閱讀全文 »

筆記型電腦採購的考量

明年初,確定是要採購一台高等級的 Notebook 了,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擔任軟體設計顧問職,所以會到許多大型公司的 IT 單位輔導,又因為這些單位所使用的系統開發均不一樣,可能是 .NET or Java 的開發平台,例如使用了 VS.NET 2005 or IBM WebSphere。 所以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對每一個系統有一個 “虛擬” 的作業環境,也就是利用如 VMware 來創建每一個開發環境的 “影像”,而且可以透過外接硬碟方便攜帶。

其實,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真正為自己買過筆電,現在的這一台(IBM x22)還是兩年多前 Ringle 不要 “轉送” 給我的,而跑一般的文書簡報、或是跑 EA or Eclipse 等開發環境,仍是綽綽有餘,但是,如同前述,要能應付更為重型的開發平台,已經是無法負荷了。嗯,為什麼我沒有買過筆電? 原因在於我認為買筆電好浪費,以約一、兩年前的規格來說,要能達成我當時 “比較” 理想的功能與效能要求,絕對是超過 6 萬元以上。而當你買了以後,大概約 3 個月後就會 “後悔” 了,因為,又有更新、規格更強、更便宜的筆電出來了,這對於我當時是 “玩家兼敗家” 的狂熱份子而言,實在無法忍受。

當然,現在的心態改變了,買一台筆電,只要能在三年的期間發揮其 “經濟效用”,那也就值得了。而以我現在每星期最少要到各單位擔任顧問最少三次來說,購買筆電,可說是必然與必要的需求了。

注意筆電的規格蠻久了,由於明年 Vista OS 的公布,確然筆電會大洗牌。獨立的顯示卡介面、2GB 以上的記憶體容量、Core 2 Duo 的 CPU 效能,均是必然的要求。且由於我實在不喜歡攜帶著笨重大體積的筆電,所以 12~13” 的筆電對我是比較理想的了。當然,筆電的服務,可是非常之重要,我的印象很深刻,IBM 的服務,非常之好,一點都不囉唆,保固期間內,出了問題,馬上給你修好,換好備品,快遞送回給客戶。

可惜啊,IBM 的客戶層當然是鎖定在行動商務上的,不過以我的要求而言,很是希望也有家用娛樂的功能,有時候玩玩「魔獸爭霸3」、「上古卷軸四」等,那可真是愉快的~ 而 IBM 的筆電,對我上述所提的獨立顯卡,以現有機種,可就沒有去特別支援的了。

至於其它品牌,例如國內打得最為火熱的 A牌,規格相當畸形,有支援 Core2 Duo CPU、附加於筆電的高等級獨立顯卡、外型相當華麗美觀、價位也不太貴,但,記憶體規格竟然只能裝到 1.5 GB DRAM !! 嘿,這樣容量好像很大嗎? 跑跑明年的 Vista,以及上述所提及的開發平台,或者是虛擬的作業環境,就知道了,最少最少,跑 2GB 的 DRAM 才勉強夠(最好是具 4GB 的記憶體規格,才比較保險)。為什麼 A 牌是 1.5GB 的記憶體規格? 基本上就是成本考量囉,因為它有併購了一家 Flash 廠,所以在筆電出廠時就已內建了 512MB DRAM,只剩一條擴充槽,最多就只能再加裝 1GB 的記憶體了。當然這樣跑一般家用 WinXP 應用多媒體程式等,沒啥問題,但等到明年初的 Vista OS,就知道啦,現在買的 A牌筆電,可是會非常後悔的。

至於另一個 A牌,我應該是不會考慮的,一個品牌給人的信賴感,相當重要,可惜好幾年下來,該牌一直給我品質不佳、服務不佳等印象,或許現在應該有些改善了,但在諸多玩家的口碑們,好像還沒有確定到對該品牌的肯定。

我在想,明年的筆電應該會因應 Vista 而重新洗牌,尤其是家用娛樂與行動商務方面。兩個方向:

  1. 獨立的顯示卡,可以處理 Aero 3D 華麗絢爛的介面(既然 MS 以帶出大量 3D 的處理要求,同時也就代表了未來的趨勢)。
  2. 2GB 以上的記憶體(最好是 4GB 的擴充規格),可以處理大量運算時所暫存的空間,尤其,有越來越多所謂 VM(Virtual Machine) 的觀念與應用會帶入 OS 。

至於 CPU 效能,其實無論 CoreDuo or Core 2 Duo,均可以維持一定的運算水平,跑 Vista 的應用程式應沒有處理效能上的大問題的。

所以,國內標榜行動娛樂的平台,例如 A牌,第一點雖有做到,但,以現有大部分筆電的規格均只能擴充至 1.5 GB RAM,很是危險。因為,筆電不一定要求現在配備的週邊能否跑 Vista,而是其規格是否能擴充來因應 Vista 等重型 OS 的來臨。而這點,A牌沒能做到,相當可惜!

最少最少,2GB DRAM 的擴充規格,這絕對是最起碼的要求。甚而,能具備 4GB 的記憶體擴充規格,這才是行動娛樂與商務筆電的最重要根本。

看起來,我要買的筆電,今年應該是買不到了,因為都是 “Vista Ready”,看起來風險高高。約等明年初 Vista 確定出來後,筆電實際跑 Vista 才真正能看出其端倪、考驗出其性能與規格的。應該是不得已只能等到春節過後吧,屆時無論如何,是一定要採購一台兼具可攜性、行動娛樂與商務的筆記型電腦了。

※ 關於筆電相關的資訊討論,我都是在國內首屈一指的敗家網站「Mobile01」參考與討論的。

換了我的 Desktop PC 的主機板

昨天一大早醒來,第一件例常的事就是開啟我的桌上型 PC,看看郵件、瀏覽一下網頁,沒啥事關閉電腦,然後吃個早餐又回去睡個回籠覺了(那是我的習慣,一大早先醒來,再回去睡覺,如此一天精神才不會差)。

因為是假日,近中午才醒來,然後又是習慣去開電腦。耶? 一直開啟不了,試了 10 餘次仍舊無法開啟,連螢幕與鍵盤的顯示都沒有出現任何回應。直覺是某個週邊故障了,呼~ 可千萬不要是硬碟出問題,我還沒備份呢。打開機殼,一一的把週邊拆掉,只留下顯示卡,還是一樣,完全無法開機!

以我以前 DIY 的經驗來判斷,應該是顯示卡、主機板或電源供應器出問題了(還好,問題不在硬碟),決定不再去 Try-Error,二話不說,等全家睡個午覺後,因為晚上剛好要帶小朋友檢查視力,所以約下午 5:00 左右先到光華商場找店家檢修。

搬我那一臺電腦,可真累! 聯力機殼,PC-60,當初買 NT$5000,好貴,不過品質的確令人滿意,只是好重呢。我一向都是到「現代生活廣場」的。下去 B1 往左直走,過中間段右邊的第一個店家就是電腦 DIY 雜誌蠻推薦的「雷智電腦(B1B09)」,價位除了非常實在外,老闆的為人,更是令人推崇,胖胖人極為忠厚實在,之前幾次的維修與升級服務,都讓我留下很好的印象。這次過去,嚇我一跳,才幾個月沒見,老闆變得相當苗條,本來還以為是老闆的弟弟呢,結果一問,才確定是老闆本人,我在想,在光華商場做生意的人,可是都沒有機會運動的,不過老闆就是有那個決心與毅力,一切只為了健康,所以堅持只吃代餐,幾個月下來,也沒什麼運動,仍然可以瘦下來,而且一瘦就是 23 公斤,真是令人欽佩啊!

回到正題,老闆的員工所檢修的結果,確定是主機板出問題,還好,也不是顯示卡出問題,我那張二手的 6800GT 顯示卡要買全新的話,最少 NT$5,600 跑不掉。也懶得維修,想到還要等好幾天才能等到備品,這我可不能等待的。還好,Socket 478 的板子蠻便宜的,本想買華碩的板子(我的 PC 從 486 時代就只買華碩品牌),但,由於 478 早已淘汰,根本買不到,所以只好接受青雲的板子,不過老闆是說,這個板子的用料很實在,效能與穩定都不錯。價錢是 NT$2000,整個拿掉壞掉的板子再裝上新的,過程才約一個小時左右,效率很好。然後同時我又把壞的板子順帶拿給我原來買的隔壁店家「巴德商務網」送修,屆時等回來後再去二手給拍賣掉,貼補一點回來。

等待的那一個小時,我在旁邊四處逛逛,然後就是與老闆聊天。而小朋友們,尤其是我那隻小放山雞采潔,四處跑來跑去,開心的不得了,媽媽帶著她們還有姥姥等,還去附近農特產品展買些吃的。後來蓁妮看到老闆擺了一台 19″ LCD 的螢幕,還可以看電視,呵呵,她就坐鎮在店家櫃臺前,好像是該店家的店員似的,老闆也不以為意,反而是我有些不好意思。要走時,蓁妮還依依不捨,還想繼續看電視呢。

到了中山北路的眼科診所,竟然休診,還好,只是檢查視力而已,下次再來吧,然後我們全家去五條通的「青葉餐廳」吃地瓜粥還有許多相當美味的台菜,蓁妮在這裡可是可以吃下2,3碗的地瓜粥,尤其配上滷肉還有杏菜,讓人可是食慾大開的呢。

回到家,馬上接上電源與週邊等,開機後調整一下系統。很順暢,幾乎不用換驅動程式,當然系統也不用重裝,甚至,可能是心理作用吧,反而還覺得效能不錯呢。 😉

主機板-Asus P4P800 SE
圖1、主機板-Asus P4P800 SE

主機板-青雲 PX865PE Pro 2.0
圖2、主機板-青雲 PX865PE Pro 2.0

換掉了中華電信的 ADSL Modem

上星期四凌晨我的中華電信 ADSL Modem 掛掉了,是機器壞掉,而不是線路不通,早上 9:00 電話申告,並強烈要求當天能請工程師過來換台新的(請記得,權益要自行爭取,客服人員原來是排隔天才要派人過來的)。

還不錯,當天下午 3:30 工程師過來給我換了台新的,不過,原來所使用的是 Zyxel Prestige 600 系列的 ADSL Modem,質感雖不錯,但很奇怪,平均最少每個月會線路不通一次,而只要把電源插頭拔掉,再重新插入開啟,又會自動恢復通訊。就這問題,我與該位工程師請教並討論,總算確定不是線路問題,而是此機有 Buffer 機制,但若是 Buffer 滿載,就會 Hold 住而無法傳送出去。不過該工程師認為這台的品質該算是不錯的,當初標價是 $6000 的成本,而且這種問題鮮少發生,約 2,3 個月才會發生一次。可能是我的傳輸頻寬算不小(3M/640K 專線 ADSL),而且經常有大量封包在攻擊我的站台,所以這種因 Buffer 溢位而導致通訊不通的問題,縮短至約每個月發生一次。

其實,說真的,我比較不認為是硬體的問題,而應該是韌體(Firmware)寫不好的成分居多。Buffer 一旦滿載,當然要能給 “Flush out” 出去,這應該是一種簡單的判斷邏輯才對。

Zyxel 這個品牌,早在 10 餘年前,我就已經在用了。當初架設電話撥接式的 BBS(DOS/OS2 時代)電子佈告欄時,Zyxel 可說號稱是 Modem 業界中的勞斯萊斯,一台 19200 bps 撥接式 Modem,要價 $16800,貴得很!! 但實在夠穩,我當時從 386, 486 微處理器時所架設的 BBS 系統,一天要開 24 小時,全年無修,也幾乎從不會當機過。 (搞不好老一輩的玩家還知道有所謂的 90/FIDO 網的 BBS 站台社群,我當時的 BBS 站台叫做「本因坊」,還小有點名氣 !^^)。

不管怎麼說,有 Bug 總是讓我不舒服,該工程師還不錯,答應讓我換另一個品牌,也就是下圖康全電訊的 ADSL Modem。今天下午去拿回,一安裝馬上連通,還有開關,可以關閉電源(Zyxel 600 沒有關關,只能直接拔掉電源插頭),底部還附有簡易的中文連接說明。

當初 Zyxel 一旦無法通訊時,就一定要回家,親自把電源重新啟動才可,它可是無法自動恢復連通的。當然,還是希望,不要在這種小地方經常造成我的困擾,穩定就好,至於效能等問題,無所求。

Zyxel prestige 600 DSL

Zyxel prestige 600 DSL

康全電訊 ADSL Modem

換購 DVD 燒錄器 ~

我的資料太多了,儲存在硬碟,心理會不安,總是需要備份到 DVD 光碟片比較理想。

上個月底,到光華商圈的現代光華廣場 B1 那邊,換購了許多電腦週邊,DVD 燒錄器也是我的換購週邊之一。竟然才知道,相當高檔的 16X DVD 雙規以上的 燒錄器,價格不需要 $2000。想當初我還是透過網友委託採購 Sony DRU-500UL 外接式燒錄器,後來透過韌體的升級,最快也才到達 4倍速,雖然慢,但非常之穩定,幾年來幾乎沒燒壞幾片 DVD 片,不過,想想還是換個快一點的 DVD 燒錄器,不要讓備份時間給拖太久。

看看當初我這台 500UL,質感非常好,當初入手價是 $13500,當時若是公司貨,可要 $17500,還不容易買到呢。USB/1394 的雙介面,我是一定都採用 1394 介面,傳輸效能與穩定性極佳。

sony_dvd_01

最近透過網路則是剛好看到 Pioneer 最新的一款:Pioneer DVR-A11FXB,規格非常之好,16X16 DVD±R / 8X DVD±R DL / 5X DVD-RAM / 6X DVD-RW / 8X DVD+RW,真正是做到 Super Multi。

pioneer_dvd_01

閱讀全文 »

換裝 AGP 6800GT 顯示卡

之前提及,為了玩「上古捲軸四—Oblivion」這個絕對是年度最佳 RPG PC Game,因為我的主機板仍是 AGP 顯示介面,但也不打算更換主機板,否則整個換下來,大概與新組裝一台 PC 差不多,所以呢,我是以更換局部週邊,同時也把系統對穩定性與效能做整個調校。呼,這一整個調下來,也陸續花了我將近一個月,很辛苦~

至於 AGP 顯示介面,我是採購買二手末代的顯示王卡,6800GT~Ultra 為主要選擇,若是購買最新 7800 系列,還要花上 1萬餘元,我可是無法接受買那麼高檔的卡,退而求其次,透過二手,在某個超頻網站裡向某一位玩家買到了這張「旌宇 6800GT/256MB DDR3」顯示卡,花費 $5000,算是夠便宜了(Yahoo 拍賣網同等級最少大概要 $6500 以上),而且,根本就是新的,因為那位玩家原來購買的顯示卡壞了,送去旌宇維修後,廠商乾脆送回一片全新的回來,還真好。 🙂

回來安裝之後,嫌原廠風扇太吵了點,而且不夠力,若要超頻,溫度會飆升,又跑去光華商場買了「Thermalright V1 Ultra」的顯示卡散熱器,熱導管+風散的裝置,又是超靜音,很棒,但,價格也貴,要價 $1700!

看看我的顯示卡,以及利用 3D Mark06 的評分結果,同時,我也利用了 RivaTuner “壓榨” 顯示卡的效能,也就是超頻囉,看看超頻後的分數...

我是買二手的,全新的大概要 $8000 以上吧。但是從這位網友所拿到的這張顯示卡,根本就是全新的,而保固是到今年的 12月止,應該是夠了,蠻物超所值的。
agp_6800gt_01

閱讀全文 »

軟體思維顧問

專職軟體輔導與教育訓練的獨立顧問。輔導企業資訊單位如何有效組織系統開發與維護;輔導開發人員達成有效的專業分工。傳授如何把軟體作軟 (Keeping Software Soft)的技能,得以提昇系統的彈性/延展,並進而創造系統的再利用價值。

Pers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