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 Amazon 買了閱讀放大鏡

從日本 Amazon 買了閱讀放大鏡

最近迷上「紅樓夢」,就近了解後才相信白先勇評其為「天下第一奇書」。曹雪芹的曠世文才,才能寫得出如此的傳世巨作!後續會分享下關於「紅樓夢」可以下載到的各種文本資源以及實體書籍推薦。

為了好好仔細研讀這部鉅作,我先購買了這套好讀出版的「紅樓夢紀念套冊」。這套 (共六冊) 算是入門款,主要看在有名家評點、繪圖與精緻彩圖,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艱澀的文言與詩詞還附有註釋。

閱讀全文 »

關於台灣用戶購買京東書城電子 (或實體) 書與線上支付心得分享

其實我已在「京東」購買 3C 產品好多次了,由於每次都是直遞寄回台灣,只要線上使用信用卡 (VISA) 就可以付款,並沒有問題。這次我打算購買「莊子全書彩圖全解」電子書,因為太過便宜又多本有優惠,所以乾脆一併買了「彩圖全解道德經」、「彩圖全解山海經」,這樣總價 RMB 13.8,折合新台幣 61元!便宜得太過不可置信。

但就要線上支付的時候才發現根本沒有可以使用 VISA 信用卡結帳的選項,要嘛就只能使用對岸的銀行卡 (這必須要在對岸實名申請還要有對岸的手機號碼),否則就只能透過「微信支付」。更進一步研究才發現到,只要所購買的商品沒有選擇直接運送到台灣,那麼就不會有提供信用卡支付的選項

要在對岸申請銀行卡現在這種時候可說是不可能,所以只能往「微信支付」這方面著手。查找看到這篇:「[網購] 搞定微信支付|不用跑中國|台灣免實名認證|圖文步驟教學」,只要在手機微信請熟人幫送個紅包,然後開啟後就有「錢包」的選項,再依照該文的內容新增「金融卡」,然後把 VISA 信用卡資訊填入即可。還有操作過程有要求給予實名認證,台灣用戶這邊就是需要填入「台胞證」的資訊,不過我懷疑微信應該沒有真的去做認證,我的台胞證早已過期但仍然可以通過使用。

閱讀全文 »

黑曜石 (Obsidian) 解開我如何記錄與整理筆記的枷鎖

Obsidian Screenshot

長久以來我一直對於該如何有效記錄與整理數位筆記相當苦惱,尤其是對筆記的資料夾如何分類,以及筆記如何有效查找與索引,一直不得其要領。

我自己有訂閱了 EvernoteNotion 專業用戶,前者用來擷取 (web clip) 網頁內容非常好用,應該是目前地表最強的網頁擷取的工具了;而後者則是這兩年超夯的雲端筆記軟體了,衆多 Youtuber 極力推薦並發表好多使用心得,看這篇:「為什麼許多人都改用 Notion 做為主力筆記軟體?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

然而我從 Evernote 轉至 Notion,使用體驗上都還是覺得總有那種說不出的不順手。前者提供太多功能但卻覺擁腫;後者我發現到它大多被應用於如何提昇「生產力 (productivity)」上,例如工作/專案管理、習慣追蹤、整理個人文件數據庫 …等。這兩者對於「純」筆記的記錄與整理,總覺得沒那麼「簡單、直覺」,尤其後者最大的硬傷在於無法本機儲存數位資訊,而且竟然沒有支援完整 HTML 排版,雖提供多樣化的頁面組織元素,甚強調說有支援 Markdown 語法,但其實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就上個星期隨意瀏覽 Youtube 視頻,再次瀏覽到這篇 (其實以前就有看到該篇視頻,但當時正在研究 Notion 的應用就忽視了,而也正因爲有使用 Notion 後的體驗才能更有感吧。) :「天哪我給大腦開外掛了!它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筆記軟體的認知|Obsidian 教學-YouTube (這一篇視頻對入門者強烈推薦)」,這才發掘到這樣的筆記軟體不正就是符合我所想要的嗎?! - 簡單!!

閱讀全文 »

關於 Udemy 線上課程平台課程大綱規劃與模板 (提供下載)

最近在整理原來實體課程的教材內容,準備移轉到線上教學平台上 (我的第一個線上課程應確定爲「活用 UML 體現軟體設計思維」),首先考量的應該是國外最大的教學平台 - Udemy

實體教學與線上教學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方式,前者重於與學員的「互動」,甚而需「因材施教」,動態改變課程內容;但後者並沒有可與之互動的觀衆,所以事前錄製的內容與呈現方式,以及每一個單元的主題與目標,就要相當明確了。

最主要的呈現方式當然就是視頻錄製,並可以使用如 Powerpoint 的簡報作課程大綱與內容說明,另外涉及到開發工具的操作等,就需要螢幕錄製操作步驟。每一個視頻單元,據我大量查看 Udemy 衆多課程講師,大都爲 5~10 分鐘左右,單元主題要能切中該視頻內容,可以是很通俗的命名。

與我實體課程規劃大綱的方式最大的不同是,Udemy 課程大綱主要只有兩層:Section 與 Lecture

Section 比較像是章、節的概念,而 Lecture 與傳統書籍大綱內的小節觀念可能不大相同,它要呈現的是一個講課、講座、講稿這樣的概念。

Section 比較容易界定,一個「章/節」的目標 (objective) 明確就沒有問題。而 Lecture 我是很不習慣,主要就在於要配合視頻 5~10 分鐘內的長度,所以以前的小節觀念,需要分割或合併,但要給予一個清晰的 Lecture 講座名稱,有時沒想像得簡單。

閱讀全文 »

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前兩年我學了什麼?

看了這篇文章: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前兩年學了什麼? (What I Learned in My First Two Years as a Software Engineer) 個人也蠻有感而發。

其實我進入職場前兩年,完全與「軟體」這兩字無關。退伍後沒多久先到如同資策會的資訊機構,花了半年時間上了關於 MCSE、Novel CNI/CNI 等與系統管理面的認證養成班。我算是很積極的,上完課的同時就去考認證,接連考取了上述的認證執照 (共 10 來個科目)。

當年認證是很夯的,也還沒有被搞爛 (一堆考古題),所以我找相關系統管理的工作是還蠻容易的。不過我後來選擇擇了一家從事 Client/Server 系統開發的公司,他們在應徵資料庫管理師。因為我對該公司採用 Oracle 資料庫系統極感興趣,起因是上 MCSE 有一門 SQL Server 科目,我對裡面有個範例 (圖書館資料庫表格結構設計) 非常好奇與納悶,為何表格分析可以這樣環環相扣? 問了當時的講師他也不知道。 :)

總之,一進入該公司後,我向經理提出要到 Oracle (當年位於民生東路) 上相關資料庫管理的課程。經理也很乾脆,當年這類課程 (MCSE、Novel CNE) 要價可不斐,至少 5 萬以上起跳。我可是很積極的,從完全不懂所謂的資料庫是做什麼,到考取 Oracle DBA 的專業認證,只花了不到三個月 (每上完一堂課就馬上去考,共有五門科目),這期間 K 的原文教材可是有 3000 多頁,只不過當年學習熱忱洋溢,可說是相當享受那種成就感。

當年我可還是全台灣第五個考上 Oracle DBA 的認證,甚而 Oracle 台灣訓練中心經理想要挖我過去那邊上班,不過當年我還是樂於待在那家公司,也可說是感謝那位經理能給我教育訓練的預算讓我上課充實技能。

不過這樣待了一年,老實說,我對與「系統 (OS/Network/資料庫)」的相處發現興趣不太大,工作上只要把關好兩件事:備援與效能調校,那就相當輕鬆了。所以閒暇之餘,想要自行寫一個圍棋 (學生時代最熱愛的棋藝,也在圍棋協會昇上業餘初段) 對弈的軟體。我還記得第一個自學的程式語言就是 Java,為此我又在工作期間花了一個月時間買書用力 K 相關語法,然後又去考取了一張 SCJP 認證。雖然勉強可以「寫出來 (那時我還是用 Java Applet 寫的)」,但程式碼卻是「落落長」,非常沒有成就感。

就是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聽到所謂的 OO (Object-Oriented) 物件導向這類神秘的技藝,聽說會了它就可以解決軟體許多相關的問題。 (能解決什麼問題我也不知道 !^^)

反正當年我還特別跑到重慶南路位於2F的「巨擘書局」,買了五本 OO 原文的書籍,當然沒有一本看得懂。那時國內也出了一本「世紀末軟體革命」,賣得嚇嚇叫,理所當然也跟風買了一本,用力研讀內容覺得好像很神,應該是技術能力要相當高深才能看得懂,總之當年我就是看不懂在寫什麼。現在當然可以理解了,然後也才知道這本書內容其實言之無物的。 >_<

閱讀全文 »

軟體工程師與軟體設計師有什麼不同?

*** 本文同步發表於 FB 社團-軟體設計鮮思維 ***

看到這篇文章:「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Developer and an Engineer?」。這篇文章試圖比較 "軟體工程 (engineer)師" 與 "軟體開發 (developer)師" 的不同點與各自所需技能為何。

Software Developer 我覺得也可以稱為 Software Designer,同為設計原意。

若是我個人的解讀,軟體工程師比較著重在 "How-to" 的實作面。他會深入探究各類技術框架與工具的使用,舉凡 UI端 Javascript-based 框架、底層系統層級的技術框架、甚而包括了 3rd party 的 utiltiy 類型的 library 等;同時還有各種開發工具的精通。

軟體設計師,則會比較關注在 "What & Why" 的思考創意面。文內有提,設計師更會加強在心智上的修煉,包括自我學習、探討、觀察、閱讀等軟性功夫上 (不一定馬上就能應用到實務工作上)。

閱讀全文 »

軟體思維顧問

專職軟體輔導與教育訓練的獨立顧問。輔導企業資訊單位如何有效組織系統開發與維護;輔導開發人員達成有效的專業分工。傳授如何把軟體作軟 (Keeping Software Soft)的技能,得以提昇系統的彈性/延展,並進而創造系統的再利用價值。

Pers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