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會戰《淮海戰役》 ----------------------------------- 作者: 周明、王逸之 出版社:知兵堂 ISBN:9789868438071 |
內容簡介
徐蚌會戰(解放軍戰史稱為淮海戰役),戰役時間自1948年11月6日始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歷時66天;戰場範圍是在以江蘇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今連雲港),南至淮河,西抵商丘,北達臨城(今薛城)的廣闊地區;參戰兵力國軍徐州“剿總”總部7個兵團、2個綏靖區、34個軍共約80萬人,解放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又1個軍,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以及華東、中原兩大軍區地方部隊共約60萬人;解放軍以傷亡13. 6萬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滅國軍1個“剿總”前進指揮部、5個兵團、22個軍,共55. 5萬人的戰果。這場戰役無論是持續時間、作戰地域還是參戰兵力和戰果,都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大戰役。國軍方面的嫡系精銳集團在這一戰役中喪失殆盡,連同遼沈、平津戰役(即史稱大決戰的三大戰役),國民黨政權的軍事力量幾乎完全崩潰,直接導致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完全失敗,因此是役被稱作是“決定中國命運”之戰。值此徐蚌會戰60周年之際,本社特延請國共戰爭的權威戰史專家來對這場戰役進行全景式的介紹,以饗讀者。
徐蚌會戰(對岸稱為淮海戰役),是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最決定性戰役。 參戰人數 國軍與共軍 比為 80萬 : 60 萬,是中華民族空前(極有可能是絕後)的最大一次內戰。
對比於中華民族的內戰史,俱代表性的有 「劉邦與項羽的楚漢相爭」、「曹操,劉備,孫權的三國對峙」、「朱元璋與陳友諒的明漢相爭」,以及民國建立以來的「國共戰爭」。 除了三國時代以外,都是 "以少勝多"、"以弱擊強",而且均是透過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就決定了勝敗王寇的一方。
國中小時,我記得歷史課本有提及到「徐蚌會戰」,但是僅一筆帶過而已。 我只記得兩個代表性的人物,黃百韜 與 邱清泉 壯烈成仁,本來以為就是他們兩位將領所指揮的戰役。 很奇怪,這個戰役在台灣真的沒有什麼歷史著書談及,直至去年底,「知兵堂」才出版了這一本極具代表性的著作,也算是作為此戰役 60 週年的一個紀念。
透過本書我才知道,原來國軍主要共有七個兵團 (各下轄約兩至五個軍)參戰,而 黃百韜 與 邱清泉 其實是其中的兩位兵團長。 我想歷史課本特別會提到他們兩位的原因是這兩位將領均力守崗位而不幸成仁。 而其他兵團長們,則得以有倖存下來。 (有逃離出來的、也有被共軍捕獲俘虜的。)
本書所描述 徐蚌會戰 期間的各大小戰役,相當地鉅細靡遺。 書本內的字體挺小、編排挺密的,閱讀起來是蠻吃力的。 我並不是軍事、歷史等專研的學家,所以我是透過一開始的導讀 (比一般書籍的前言還仔細),約略瞭解整個戰役的始末。 然後就是跳著瀏覽,想看哪裡就看哪裡。 事實上,由於我本來就很喜歡閱讀軍事史,而且還好的是,書本內穿插著相當大量豐富的黑白戰役照片,也有國共各主要將領的生平簡介 (多以一頁文介紹),所以閱讀起來其實並不會沉悶,還蠻興致盎然的。
這場國共在人數與裝備均為國軍仍相當優勢的情況下,但是,仍舊可以說是潰不成軍。 給我的感想正是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最典型代表。 整個戰役給我的感覺就是,國軍好像就是一直跑、一直撤退,但好像又沒有什麼很特定明顯的戰略目標。 簡單的說,國軍要作的事情就是,把各兵團給整個集結起來;而共軍相反的當然就是要截斷、各個擊破。 因為這個戰役是國軍防守 (以徐州重鎮為主)、共軍進攻的型態,理論上應該是攻的一方要比防守的一方多上四、五倍以上才可。 但是呢,每個兵團似乎仍舊各自為政的感覺,而且一直無法會合起來,所以才約兩個月的時間,整個大軍就全部被殲滅了,真的令人不可思議。
就誠如我曾經讀過一則軼事。 在 徐蚌會戰 前的濟南戰役,國萬十萬的防守部隊,七天的時間就被攻破了。 而更前的一個戰役,其中有五萬人左右,三天的時間就全被殲滅。 而當時防守濟南的指揮官 王耀武 (後來逃跑被捕)說,「就算是五萬頭豬讓共軍來抓,三天也抓不完啊! 」真是極盡諷刺。
天時、地利、人和。 我想當時國軍只剩下了 地利 的優勢而已,但又沒有好好地把握。如此地潰敗,應該也是必然的結果了。
據我所知,「知兵堂」的編輯作者群大多為大陸對岸。 應該是在對岸的史料有比較公開 (畢竟,勝的一方比較會大方公佈)、容易找尋整理。 基本上,給我的感覺是本書應該還算客觀,並不至於醜化了國軍這一方,不過,仍有一些史料並沒有被加進來。 例如我上個月在電視上看到 228 事件的回顧才知道,原來也有台灣兵被運到蘇州來參與這場戰役! 而且還高達 兩、三萬餘人。 大部分還沒打到一槍就莫名其妙被俘虜了,甚至有些還被編入解放軍。 更諷刺的是,當時鎮壓 228 事件的國軍 21師,在返回大陸參與上海保衛戰時,反而被有許多台灣兵加入的解放軍給殲滅掉。
喜歡研究戰爭史、尤其是國共內戰的讀者們,本書絕對值得推薦!
7兵團被圍,援軍無法突破共軍阻擊,就注定戰役一定失敗了!!國民黨雖有海空軍優勢,加上陸軍有武器優勢競無法消滅共軍,表示軍隊士氣低落,無心戰鬥,加上農村老百姓都心向共軍,幫助共軍,失敗是必然的!!
yes, 在當時國軍轉為守勢時,問題就是如您所陳述的一般。
“全殲”不如使用較為中性而不趾高氣揚的文字”擊垮”
因為殲有”殲滅,滅亡,死亡,殺死”的意味在
事實上一個師失去總體有組織的戰鬥力,並不表示大部份官兵都戰死了.
例如版主引用的孟良崗74師死傷數字,”突擊月刊”68期P.25-中共數字-74師加上整編83師19旅57團,一共被斃及傷1.3萬人(死亡有很多嗎?),俘虜19,676人合計3.2萬人
下面有趣的來囉:
共軍呈報上去(報給共軍中央含毛澤東啦)竟然是陣亡2043人傷9300
相信這個數字嗎??(這跟近年來很多消息/報導揭露的”中國經濟成長數據,GNP,GDP有浮報,誇大,參水”以吸引臺資,外資..豈不是有異曲同工效果嗎?)
而且共產黨擅搞批鬥,如不自誇黨性好,功勞大..則隨時被批鬥,人人(官職)自危-因此愛創新鮮聳動的名詞是吾人可以體會到的. “全殲”當然比”擊垮”雄壯威武多啦,是吧?
好吧, 那請問美軍是怎樣稱呼這種擊垮或擊滅敵軍某個單位的呢?? 是類似’全殲’這種趾高氣揚的說法呢??還是比較理性,中性的名詞呢?(西洋人只要擊潰你就好了,並不一味追求殺光對方. 這只有東方,中國人才來這一套呗. 像秦將白起坑趙國降卒20萬–人家都投降了還活埋對方.這比畜牲都不如-虎獅狼熊等同類爭鬥,只要對方馬上仰臥露出肚皮乞憐,馬上住手. 只是人類,中國反而更兇殘..嘿嘿,這只是感嘆喔,勿認真
5天前寫了一半,按重一些全消失,這才是’全殲’吧? 要不是甫全的問題我還忘了再寫哩
我倒是沒有 Eddie 您這樣仔細的考究與講究。 !^^
相信您必然更是沉浸在軍事史有相當的素養。喔還有,如何比較與考究歷史的正確性,這真的是難事。對我來說,因為只當作是一種閱讀的享受,所以就輕鬆許多了。 ^^
沒有啦(請試試看學學咱們馬哥哥,用他那種忸怩作態的樣子,爹生爹氣的聲音,在電視鏡頭前說出這句話的樣子-這就是我寫這三個字所希望得到的效果-嘻嘻)
“哎,沒有啦,人家對軍事沒有相當的素養啦”
人家只是不喜歡用全殲這種自我誇揚的字眼啦,
這似乎可以嗅出共軍當年(or untill today?)對人命似乎比較戰功還不那麼重視?? 殲滅多少人命只是數字而已??
(故所以我希望知道: 美軍是用什麼字眼來形容的? 是含有”殲滅”意味的英文字嗎?? 還是其他字?? 這可能要請教熟悉美軍的高人來指點囉,right? )
你看共軍命名其戰機是以殲字為名,什麼殲-8,殲-7, 在現在21世紀人們比以往世代溫馴甚多,更具有”民胞勿與”心腸的時代,聽到動不動就要”殲滅他人”的字眼真是覺得有點刺耳哩,然否???
還有,我上一篇漏了幾字,請允許補正:
共軍呈報上去(報給共軍中央含毛澤東啦)自己的傷亡數字,竟然是少得可憐的:陣亡2,043人傷9,300
(這豈不是表示他們更善戰,更英勇啊?? 中國隱瞞每年國防預算相差3倍以上,應該也是其優良一貫的傳統吧? 由此觀之,其每年公佈的經濟成長數字,GNP應該有浮誇灌水不少喔? 企圖誘騙外資,臺資 多來投資吧,晚來就可惜囉… 哈哈!! )
版主有看過都梁寫的”亮劍”嗎?
還拍成電視劇哩,男主角共軍’李雲龍’氏神勇無比,戰技出神入化,戰無不克,幾乎不是凡人所能的. 當然中國讀者/觀眾當然爽極了,咱們臺灣青/少/壯派有些人也許有同感,覺得寫的真爽,此真男子漢大丈夫也…
我看了覺得這是童話,寫給心智童稚的人看的,當然作者也為賺錢嘛,不這樣寫怎能大賣呢? (只是聯想到這也許是中共の中國的文字傳統與文化模式吧)
感謝版主肚大能容,讓我能在此地放肆,到現在還不放狗咬人?
我不是來踢館的,只是抒發對”全殲”的意見罷了.
Regards/
因為一句「全殲」,而引至 Eddie 兄您提出這麼多豐富的資料。 ^^
感謝呢,非常歡迎您在此提出您的想法與意見呢。 🙂
看過Eddie的評論,雖然當中有具道理的地方,但大部份偏向自身的主觀的看法啦,如:
>這跟近年來很多消息/報導揭露的”中國經濟成長數據,GNP,GDP有浮報,誇大,參水”以吸引臺資,外資..豈不是有異曲同工效果嗎?)
這個就你和那些報道的作者提出一些數據支持上述左岸的經濟資料做假了。不過,跟重要的是你扯這些經濟和戰史來類比,未免太過不對嘴了
>你看共軍命名其戰機是以殲字為名,什麼殲-8,殲-7, 在現在21世紀人們比以往世代溫馴甚多,更具有”民胞勿與”心腸的時代,聽到動不動就要”殲滅他人”的字眼真是覺得有點刺耳哩,然否?
以殲擊機來形容是師土共師承蘇俄的遺風啦~上面那句的後半部全部都出自Eddie您本身的設想而矣
最後,說到”全殲”,個人認為左岸好大喜功之風仍,但會不會如你主觀地認為的種種那麼嚴重?個人認為還有很極多商確的空間。
不好意思,請問各位專家.這些軍史書籍藥ㄑ哪買啊?
金石堂.書田.好像都不多ㄟ
誠品書局有蠻多的耶。
我這本就是在誠品購買的。
甫全兄;
“誠品”都沒打折, 俺這種窮漢斤斤計較故很少去買
大潤發賣場有若干單行本賣(不齊)是訂價的87or88折.
否則你可直接去”知兵堂出版社”(臺北市樂利路86巷4號1樓-靠近安河和路2段,遠東飯店)
(02-8732 5265)親自去,跟職員奶一奶,也許會更便宜(過期的月刊)
否則劃撥也可
前幾個月他們有清倉促銷過
(刊物的文章字多又小字-多看近視加深,宜自愛自重)
至於”血戰餘生”商務印書館可能絕版了
否則各縣市公/私立圖書館也許有,
國家圖書館一定有
祝 時安
“突擊月刊”68期第105-112頁討論到”營口撤退”時, 52軍劉(光頭)玉章將軍 指揮正確,國軍能夠撤退,功勞頗大.
無獨有偶,其麾下第2師5團團長張晴光先生撰寫”血戰餘生”經臺灣商務印書館於1985 年4月出版
其中第134-136頁即提及:52軍的25師於1946年10月底時,是在’靉陽邊門'(68期p.108寫是在”新開嶺”)被圍剿覆沒(並分析敗亡原因,非常透徹清晰)
而在P.256-273記述’營口佔領至撤退’ 的經過,亦非常詳細且係第一手,第一人稱的直接敘述與回憶
另外,共產黨與共軍承襲其共黨文化,敘事難脫誇大,吹捧自己,貶抑對手..之陋習.
例如老愛用”全殲”敵軍一詞,不知者或許誤以為是把敵軍全數殲滅/殺光..
天知道如全殲一個師,一個軍,那豈不是要殺死(含受傷)上萬人至三四萬人嘛??
那有這麼大的傷亡人數呢??
持平的講法-是否應該是”擊潰或擊垮”敵軍一個軍或一個集團軍吧?? 如此較為符合實情
我倒是相信「全殲」這樣的術語的。 ^^
「全殲」可能造成傷亡 1/3~一大半,而其餘則被俘,這在國共戰史中是很常見的。
例如張靈甫的 74師,一整個師的兵力高達 3萬人,根本就是等同於一個軍的規模。而後在「孟良崮」被共軍包圍。因為該師戰鬥力較強,整個師傷亡竟然高達 2萬5千人,其餘被俘約 5千人。整個最精銳的 74師被全殲,相當的慘烈。
胡兄,
“臺海之戰要不輸” 談何容易?
當年國軍戰力不弱,受大環境及將領/軍頭們私心傾軋
能贏的卻輸了
而今臺軍實力/武器裝備/戰鬥意志那能跟當年比啊!
老實說,扁8年執政軍購,內外政…
樣樣都受K黨在立院優勢杯葛
以致無法改進
現在又是一黨獨大
而國事仍然在那裡死纏活拖,令人心焦失望
是否下屆要讓立院雙方接近平手?
如此臺灣才有些許希望? (臺字吾已不用台字囉)
王耀武說[就算是五萬頭豬]-另文寫是蔣介石說的(待考)
推薦: 析世鑑:
盛李蕙芸: 鋒鏑餘生話當年(盛文=戴國輝)
Regards/
記取教訓,台海之戰,不可再輸!!!
Dear Sir,
王逸之先生是我國(臺灣)國內的軍事專家
原先刊載於”突擊”月刊,2008-十月號第40期,
後來出單行本才加入中國方面的周明先生
我沒買單行本,看我方的就夠了,
中國資料三or五年前的,大都有自誇,隱瞞的成份,
故看中國,特別是官方拍攝的三大戰役軍教片
以及民間拍的戰爭片,仍然不要全信.
惜臺灣年輕一點的,這方面戒心不高,容易被洗腦.
推薦一本好書:
“血戰餘生” – 張晴光著 -商務印書館
Regards/Eddie (ed89560@yahoo..com.tw)
謝謝您的推薦,我會留心這本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