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與熊共舞:軟體專案的風險管理

Waltzing with Bears: Managing Risk on Software Projects 與熊共舞:軟體專案的風險管理
Waltzing with Bears: Managing Risk on Software Projects

-----------------------------------
作者/湯姆.狄馬克、提摩西.李斯特/著
譯者/錢一一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ISBN/986788924X

內容簡介:
假如下一個專案一點風險都沒有,就別做。 風險越大,報酬就越大,對於軟體開發來說尤其如此。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中,一味逃避風險的公司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落後了,但如果專案經理對於可能造成失敗的威脅視而不見的話,又會使組織「過於冒進」。為了解決軟體開發人員「逃避又怕落後,冒險又怕失敗」的兩難,本書將教讀者如何辨識風險,並去擁抱「值得冒的風險」。作者還列舉出風險管理的好處,包括:使積極的冒險變為可行、防止盲目管理的發生、花最小的成本做好最起碼的防護措施、釐清責任歸屬、隔離子專案的失敗,使它不會衝擊到整個專案。讀者可以用本書提供的策略來加強專案的防禦工事,對付軟體專案中最普遍的風險:時程延宕、需求膨脹、人員流失、規格崩潰、績效低落。
《與熊共舞》將幫助您,在風險演變成致命的問題之前,就紓緩風險。風險就在那兒——它們本來就應該在那兒——而你當然有辦法管理它們。

各界好評:本書是軟體專案風險管理方面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發人深省的見解、精闢務實的建言,我們終於有了一本實用的風險管理指南。 ——Rob Austin,哈佛商學院教授
講得很露骨、很挑釁,但絕對實用。
一定會把這本書當成必讀聖經,你專案團隊中每一位成員、每一位經理,以及所有會影響專案的利害關係人,統統買一本送給他們。我已經為我最好的客戶們訂了20本。——Michael Schrage,MIT媒體實驗室電子商務市場創制協同主持人,《認真玩創新》作者 認真的軟體從業人員和專案經理。
書中妙語如珠,例如「事情做錯沒關係,就是不可以不確定」,光憑這些就很值回票價了——對於我們幼稚、不切實際的風險管理文化,那真是當頭棒喝。 ——Edward Yourdon,軟體界知名顧問與作者。

從以前就一直覺得所碰過的軟體專案,包括所耳聞或之前擔任某團隊顧問時所協助參與的(但並非我能負責,我還有老闆,由他決定作法),沒有一個會成功!

理由為何,因為,有太多的 "怪現象" 了。例如,從業務開始招攬一個數百、上千萬的案子,為了得標,老闆集公司所有菁英,不眠不休,每天有開不完的會、PM 熬夜要寫上百甚至數百頁的 "Proposal",不斷的演練該如何在投標會議中表達取得案子的決心與能力。

可能花了數星期、甚至數個月,案子得到了,老闆很開心、業務也很開心,PM 也跟著開心。
然後呢?嗯... 投標菁英部隊撤離了,PM 負責向老闆報告評估案子完成約需幾個 "人/月",PM 與 老闆就開始討價還價,希望要多幾個或老闆希望能少幾個 "人/月"。就如同菜市場一樣,媽媽們買菜向老闆希望能多 "凹" 幾根蔥,老闆又希望少給幾根蔥。
因為,對老闆而言,"人/月" 是多麼的珍貴 -- 牽涉到公司的經營成本啊~

人力決定後,也就代表資源決定好了,然後,由一個 "老鳥" 帶頭,帶領許多 "菜鳥們" 披掛上陣,讓這些 "菜鳥" 們從實戰中學習。
做不完?加班...還是做不完?假日來!...仍然做不完,糟了,這些 "菜鳥" 要檢討,能力是否有問題。

另,開發人員同時都是肩負著一個以上的專案,非常少有只專心開發一個案子的。

更有趣的是,這些現象,不是沒有人不知道,但沒有人敢說。要嘛就~

  • 昧於事實:老闆、PM 們幫專案團隊加油打氣!!你們是最優秀的,你們做得到,再加把勁,就可以完成了。絕對可以在期限內完成的。沒有不可能的事...
  • 迫於現實:因為,太多現實因素...我需要這份工作;我是國防役,無法離開;大家都這麼做,我也只好跟著這樣做...

回到主題,現實的問題是,太多的現象,都是會造成專案無法照預期的時間所達成。這種問題,依據以往的 "常識" 來判斷,有 9成5 以上的機率會發生。即使,再加上 80% 的延長期限,專案仍不一定能完成。
那麼,如此顯而易見的高度風險,到底,是如何採取措施來面對這種風險呢?
可悲的是,幾乎就沒有人願意面對這種 "潛在的嚴重問題"。

風險的評估與管理? 那是悲觀主義者才會有的論調。但當這些問題發生時,不會有老闆感謝這些極少數的 "悲觀主義者",反而,認為他們 "唱衰"、"不夠積極",才會發生專案種種的問題。

這本書就在於 "赤裸裸" 地告訴你軟體業的這些 "見怪不怪的現象",也教你該如何及正視這些 "務實" 的風險管理問題。

文章導覽

   

共有 7 則迴響

  1. Hello Xin:
    從書籍是無法找到必然的解決方案,那是提供參考。因果若墮入負循環,是很難能矯正往正循環的。

  2. 站主的心得好像是描述台灣所有做SI或是軟體專案公司每天上演的戲碼,
    小弟也身在其中,只是每次看到這樣的書籍,總覺得毫無解套的可能,

  3. 因為我不是管理者,所以,不知道要怎麼改… :p

    我覺得上中下游[投資者(老闆)、管理者(主管)、執行者(小員)]對目標及責任的認知與期望,差距滿大的,如何達成平衡及遊戲規則製定,那隻”老”虎可要傷腦筋…

  4. 精闢!
    但是,如何讓這種錯誤不要一直重蹈覆轍呢?
    這些好像已經養成習慣了@@…

  5. 很貼近,很寫實,好熟悉的感覺。
    會不會我就是裡面的「國防役」啊
    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