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購買新電腦、安裝作業系統、改裝書房、改換 Blog 系統、研究 PHP,修改 Blog 頁面及功能...一連串忙下來,所耗費的時間,約一個餘月。
突然,我發現到,我到底在忙什麼?這些事情對我是最重要的嗎?
早已訂好目標,半年內該吃的最大隻青蛙是 “create my software-design education system” and “book publishing” Plan。
上述所提及包括買電腦、安裝系統、設置 Blog 等,均是為了達成我的 “教育系統” 與 “出版計畫” 的 “手段”。
結果,這一個餘月,我卻沈浸在這些 “小道” 上(不得不承認,買硬體設備、改Blog系統…還挺有樂趣的),而完全停滯了主要目標的進行。
雖說,完成上述這些工作是為了能更進一步地推進至主要目標上,但是,我在規劃上卻犯了蠻嚴重的問題:
從 “週計畫(Weekly Plan)” 的角度來看,我作那些工作是合理的;但我卻沒有規劃 “月計畫(Monthly Plan)”。結果就發生了處理好了局部的工作,但從整體來看時,我對工作上的安排,大大的有問題(主要目標沒有進展)。
這是很大的茫點。若我把視野從以 “週” 擴展為 “月” 時,那麼,我很有可能會把時間安排的比例上會改為 6:4 or 7:3(Tasks vs. 主目標),在同時作上述的這些工作時,仍會抽一定比例的時間在我的 “教育系統” 與 “出版計畫” 上。
當然,相對地,上述的這些工作勢必完成時間也會拉長。但,這些事情本來就不是那麼地重要,充其量,他們只是 “蝌蚪” 而已,我可是還有更大隻的青蛙要吃呢。
那麼,我的 “教育系統” 與 “出版事業” 是不是就是我這幾年最大隻的青蛙呢?
又不然了,這是我半年至一年內所規劃的目標,但,我仍有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一輩子等,在各階段所該設計及完成的目標。
此時,我的半年至一年的短期目標又成為是為了完成我中期至長期目標的一種 “手段” 了。
從此次的事件我的心得是什麼呢?
1. 若對自己短、中期的目標很明確的話,那麼,就定下為了完成該目標的短、中期計畫。(我的經驗是,越長久的目標越困難制訂,若能訂出一年以內的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
2. 若以一年的主目標來看時,為了完成該主要目標,就必須在每個階段(以月為單位)制訂月計畫,來完成數個階段的子目標。
3. 而為了完成階段子目標,又必須制訂該階段子目標的 “週計畫”,分配該子目標所該作的 “工作(Task)”。
4. 好了,應該就清楚每個星期要完成該項工作時,每天的時間安排就是要 “一口一口地把那隻青蛙吃掉”!!
每天檢視,是否有預定作完該作的事?若沒有,反思,問題在哪裡,該如何修正。
每週檢視,是否有完成該週預定完成的工作事項?若沒有,反思,問題在哪裡,該如何修正。
每月檢視,是否有完成該月預定該完成的階段子目標?若沒有,反思,問題在那裡,並且該意識到,未來計畫的推動,風險已很高了,該考慮重新檢視並修正原訂計畫了(再不修正,原來那些計畫就可變為 “紙上談兵” 了)。
完成了數個階段的子目標,是否照預期達成年度的目標呢?
沒有達成?持續的再檢視及調整你的月、週計畫吧,逐漸地,應該會越來越習慣及有經驗於時間的安排控管上。
還是,就此放棄原來所堅持的目標?也有可能,發現到,那不是你所要的...
如此,就重新再來過吧!
重點是,完成個人所設定的目標,是為了什麼呢?到底,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到底,個人存在的價值何在?到底,個人生命的意義為何?
這才是個人所需要瞭解及探索的吧?
從環境教育的變革開始反思
工具絕對不是目的,但是現有的社會很有趣,許多好用的工具都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就拿金錢來講,它在在只不過是一個好用的工具,從發明至今都是因為他的流通便利而成為人類高度使用…